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州縣之民:治亂之間的小民命運

州縣之民:治亂之間的小民命運

王帆,,新華書店北美網,

浙江人民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25.00
定價 售價 $25.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災荒與兵燹,律法與道德總有小民逃脫不了的大山一部致力於「化無史為有史」的野心之作於明清方誌中鉤命運沈州縣小民的生活與————————————【圖書簡介】 1644年,崇禎十七年,三月,崇福帝自縹帝。次月,清軍入關,進入北京。為「天下亡」。 1779年,乾四十隆四年,經歷百餘年恢復發展,社會安定,人口繁盛,全國總人口突破兩億七千萬。為「天下興」。興亡之間,無數平民被時代洪流裹挾,隨波漂蕩。 本書以關中地區的西岐之地為主要研究對象,以乾隆年間的《岐山縣志》等西府地方志為主,兼採其他明清文獻檔案,由州縣拍賣的典型人物入手,斯文代表的生員、富甲一方的紳士、辛勤莊稼的齊民、堅貞節的平民守貞女節的生存主義……對他們普通時期的命運,了普通國王對世家的生存狀態。 【編輯推薦】幾乎所有的正史,都是以帝王將相為主角。受此影響,人們的史學研究作品,亦多圍繞王朝興衰、宮廷鬥爭、功臣名將展開。而參與絕對數量的平民大眾,往往只以背景板的姿態呈現。 本書透過明清地方誌的細讀深挖,以及由聖旨、奏疏、筆記、家譜、碑刻諸文獻的爬疏,將沒在文獻中、僅言片語的記載打撈出來,對州縣民眾進行了一次酣暢淋漓的群象繪畫。 ——————————— 【圖書亮點】 1.從明末到清初,兵燹與災荒中的民眾,有著怎樣的生存境況? 2.縣市外部的空間佈局通常是怎樣的?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築設施? 3.作為廣大群眾唯一認識的“官”,州縣官的考核標準是什麼? 「名宦祠」中供奉的官員,真的都善待百姓嗎? 4.古人以「士、農、工、商」作為平民的階級隊列,符合事實嗎? 5.「士人」位列四民之首,遭遇不公時,他們的維權,何以令人振奮的武力彈壓? 6.一個四民之末的“移植”,卻能透過捐監、捐銜、捐官的方式,實現身份與階層的轉變? 7.牙齒上嚴重的農民,遭遇貪官剋扣糧款,屢次上控不成,反而引發了乾隆皇帝的震怒。最後告誡農民被斬殺,頭顱也被掛到村中,於是震近了。這是為什麼? 8.低身份賤至一個四民之外的差役,為何敢活活苦死偶遇的陌生秀才? 9.忠義、孝順、貞節是古人最重要的道德標準,做一個忠臣、孝子、節婦、烈女,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而成為欲其中的典範模範,被載入方志,又要經過怎樣殘酷的內卷? ———————————— 【名家推薦】本書自始至終沒有宏大的記述,未曾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致力於鉤沉複製普通人的生存處境(化無史為有史)。我喜歡這樣的書。 ——諫旭彬(歷史作家)對許多讀過慣了秦皇漢武雄才大略的讀者來說,讀這樣的平民的歷史或許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其實這樣的歷史才是真實的歷史。 ——杜君立(歷史作家)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