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保夕的人
朝不保夕的人
(中)蓋伊·斯坦丁
浙江人民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一個生存不穩定、看不見未來而只能活在當下的人,都正在滑落為朝不保夕的人。 他們是誰?我們要避免成為他們嗎? —————— ★《不穩定的無產者》簡體中文版遲到12年 終於讓全球打工人共情的勞動研究力作 ★理解市場全球化中勞動者悲歌的必讀之書 ★2011年英文原版出版至今,重印近40次 ★全民基本收入配偶者、英國社會科學院法官蓋伊◌如果你正在從事實習工作或打零工,工作臨時化 ◌如果你在工作中很難培養和一定的工作技能 ◌如果你的工時過長,工作時經常自己或地點控制◌如果內容你擔心自己隨時被炒魷魚,只好在辦公室聽話且進上 ◌ ◌你對工作或上下不滿,也很難透過發聲管道表達不滿◌如果你遇到疾病、意外等意外,家庭和公司都無法給你補償或支持一旦你符合越多以上的描述,你就可能成為蓋伊·斯坦丁所定義的「朝不夕保的人」。 ——————自 1970年代以來,新自由主義推動全球經濟衰退,一些國家的政府強調透過增加勞動市場的彈性,將風險轉嫁給勞工,讓企業得以提高效率、適應國際競爭。在這股浪潮中,傳統工人階級在20世紀60年代爭取到來的穩定就業和社會福利不斷不斷,勞動者的工時、工資、工作甚至地點,工作內容都可以被輕易變更。 兼職或臨時工、兼職工、自僱職業者、實習生、老年工人、移民工人,乃至高技能的知識或創意勞動者等,都正在淪為朝不保關係的人。他們工資低、收入不穩定、工作臨時化、崗位可替代性高、身數工、工作技能難以提升,時刻面臨失業和失業短缺的風險,缺乏穩定的僱傭保障,更遑論和社會勞動者身份建立歸屬感和集體勞動。本書以朝不保夕群體的恐懼和慾望作為思考經濟的核心,剖析該群體為何崛起的緣由和組成分子的樣貌,推測他們會聽信政治諦言而墮入民粹主義的深淵,並提出要獲得應有的自由與安全、基本收入方案可取及必要。 —————— ※ 蓋伊·斯坦丁常年研究“朝不夕保的人”(不穩定的無產者,也譯為“不穩定的無產者”“彼此可危階層”“危難工人”“危產階層”“流眾”等,是勞工研究領域的重要概念)。集結了他的研究精華,是他首次深入剖析該群體的著作,初版於2011年,正值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後。而此次推出的是2021年新冠疫情特別版,史坦丁撰寫了長達上萬字的新版序言。 ※本書初版以來,學界圍繞著「不穩定無產者」的概念爭論不休,將「不穩定無產者」稱為「階級」或許已迫不及待商榷,斯坦但丁早在2011年就概述了現象和趨勢,至今仍能帶來啟示。當勞動力彈性機制受到極大鼓勵和引導政府、企業為創造就業崗位、釋放經濟能力和興奮的同時,卻忽略了勞工社會收入下降、社會福利恢復的現實。 ,少數「食利者」同時,包括輕度勞動者甚至是普通白領的所有權都被不穩定的勞動和「工作」束縛著,不敢病、不敢勇、不敢槓、不敢停下來,極度缺乏基本安全感。每個人都可能淪為朝不保夕的人,也因為如此,讀本書時,我們會產生一種驚心動魄的、不斷帶入自身的體驗。 ※佔領華爾街運動、川普選舉美國總統、英國脫歐、歐洲國家拒斥移民工人的排外浪潮等事件,反映了相對漸深的感蕞深、蕞懷疑的朝不保夕群體在飽受憤怒、焦慮、異化等情緒悲傷後而陷入絕望、崛起的機會為民粹斯坦丁提出,必須正視不保夕的訴諸不保夕社會群體的呼籲並造成了社會發展。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