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群眾: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寫作與想像

群眾: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寫作與想像

蕭鐵

上海人民出版社

無庫存

定價 $29.00
定價 售價 $29.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首部關於現代中國群眾書寫的深度研究,勾勒「群眾」話語的脈絡,探索現代知識分子與「群眾」的相遇與融合·巫鴻、杜贊奇、黃子平、孫江、毛尖盛贊推薦!這本書在我的閱讀經驗中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第一次讓我認識到為什麼是「群眾」的時代,「群眾」就是現代性。蕭透過對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理論翻譯和文化的分析,清楚地展示出「群眾」的現代崛起是中國從傳統王朝到民族國家轉變中最激動人心的核心敘述之一,成為文學家和藝術家不斷關注的對象,也透過由此獲得了超越個人的主體意識,並透過內在的不穩定性造成了不穩定的張力。這些討論對於理解中國現代文學史和思想史,以及思考社會和文藝創作都有鮮活的意義。 ——巫鴻(美國文理學院院士) 身為社會性動物,聚集於聚集,但歷史上社會菁英最關注這群人。肖鐵極為敏銳地指出,在中國的「現代人類」時刻,權威知識分子試圖將人群轉變為「群眾」——一個自然、順從地為實現國家進步目標而努力的群體。群眾活動的突發性實際上會迴避類寫作的限制,肖鐵的研究展示了心理學、群眾文學等領域的知識分子對歸屬的矛盾心理。即使是當他們義正詞嚴地建構群眾「真實聲音」的時候,知識分子的忐忑不安、進退維谷也常溢於言表。這本書恰逢其時:在世界各地,民粹民族主義的時代再次來臨。我們有必要讀這本關於現代群眾起源的傑作。 ——杜贊奇(杜克大學東亞研究教授) 「你不問我,我是知道的;你若問我,當我試圖回答時,不知道了。」奧古斯丁這一關於何謂時間的句式無疑可以套在對何謂的群眾贅問上。在人群現代性概念中,似乎還沒有哪個概念比群眾則更難熬的:用複數實為集合單數,顯然具體實抽象,既是沉默的被寫體亦為能動的暴力裝置。作者透過20世紀上半葉的文學、心理學文本,以美妙的筆觸揭示了群眾內涵所的現代性悖論。從概念史研究的角度來看,本書充滿張力的敘述也引申出恰恰相成的何謂個人的概念,讀罷令人掩飾捲思。 ——孫江(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兼歷史學院教授) ———————— 中國從王朝帝國到民族國家的轉變中,群眾作為中心概念,成為現代知識分子思考自我和國家,探索啟蒙與革命的想像載體。本書透過對小說、哲學、詩歌和心理學論著的細讀,分析現代中國文化與政治想像中群眾的核心性和歷史性,更把中國群眾話語置於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全球知識脈絡下,探究被忽視的跨國互動與差異。這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綜合文學研究、思想史、批判理論和人類科學史,凸顯現代人類科學知識形式、新興藝術的表現與不斷變化的政治訴求之間的糾葛。作為首次關於中國現代文學思想中群眾美學與政治的深度研究,本書借助革命時期現代思想的許諾與羈絆,並放眼於後革命時期集體生命的重新思考。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