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哪裡來
我從哪裡來
(德)薩沙·斯坦尼西奇
上海人民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 德國圖書獎大獎、艾興多夫獎文學得獎作品! 《明鏡周刊》排行榜第一,蟬聯排行榜75週! 25國語言火熱搶讀。 ☆ 作者出生於波士尼亞,14歲與父母逃到德國海德,從波士尼亞戰爭難民營成長為德國文壇新星。機智、瘋狂、幽默、幽默的文風,被媒體譽為「德國當代文學的領導者」。 ☆貝爾格萊德紅星隊、飛向太空的山羊、龍守護神、初戀、祖輩墓地中的井水……自由穿梭於回憶與現實,在心酸與溫暖組成的故事中尋找回故鄉。 ☆小說敘述的高度重寫!最後一章《龍——守護神》是透明的文學實驗,讓讀者參與結尾的敘述中,根據不同的線索和閱讀順序,示範小說結局的多種可能性。 ———————— 在遞給德國移民局的履歷表上,我寫道:1978年3月7日,我出生在德里納河的維舍格勒。出生前幾天,德里納河不安,波濤洶湧。在我人生最初幾年裡,奶奶一直照顧我,奶奶是黑社會的人,我給移民局這樣寫道,幹黑社會這一行,有的是時間照顧孩子。隨著南斯拉夫解體,波士尼亞戰爭爆發,我和母親逃到了德國。我的家族分散生活在全世界,和南斯拉夫一樣分裂五裂,無法融合在一起。 2009年,我回到維舍格勒探望四年,第一次和她一起來到奧斯克魯沙村:一個尾部下13個居民的村莊。賽車就生在這裡,也葬在這裡。在做夢的南斯拉夫歲月,父母如今櫻桃樹下翩翩起舞;而滄桑歸來,我站在古老的山脈中,尋找祖先的起源。 —————————— 【評價】 薩沙以豐盈的想像將小說從編年史、寫實主義和準確紀事的傳統中解放出來,以極大的幽默感重新呈現了歷史的樣貌。 ——德國圖書獎評審委員會《我從哪裡來》書寫了超越民族的、南斯拉夫理想式的、屬於全歐洲的故事。薩沙已成為德國最好的作家之一。 ——《明鏡》周刊如果說德國當代文學中出現了具有移民背景的黃金一代,薩沙·斯坦尼西奇撕當之無愧的領導人物。 ——《德國世界報》在民族主義和分離主義震動歐洲之際的作品,我們能做什麼呢?也許是讀薩沙·斯坦尼西的。 ——《南德意志報》斯坦尼西奇筆下的每一件事都在回答「你從哪裡來」這個問題,在這個美妙的故事中,他並沒有直接給出明確的答案,而是以機趣而優雅的方式展開他的想像和經驗,並探索了生存的本質問題。 ——《南德意志報》薩沙·斯坦尼西奇是我們擁有的最好的現代民謠歌手——《我從哪裡來》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滾石》雜誌 機智,扣人心弦,瘋狂。本書已經登峰造極,打開看看,絕對值得! ——北德廣播公司斯坦尼西奇以墨濃重彩繪了祖先的肖像畫和自己的生平——沒有半點陳詞亂調,而是以藝術家的絢麗爛手筆。 ——北德廣播公司《我從哪裡來》塑造了全新的敘事形式:連連洗滌的故事、遊戲攻略式寫法,令人感動、更新、目不接續。 ——《任務報告》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