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隱逸之間:陶淵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歷史與社會
隱逸之間:陶淵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歷史與社會
唐文明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20.00
定價
售價
$20.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陶明之隱的性質是儒家還是道家,是逸民還是道家的淵問題,歷來嚴重關注,其中的分判公分,須確定他是否承認君臣一倫。作者在細究《形影神》《飲酒》《桃花源記並詩》三組詩文及歷代註解後,涉及陶氏自然之說上的神不滅論、感應論、委順化觀,歷史之說上的大道為喪存亡續絕論,其生大道狀,社會之說上的桃源虛實論、賢者避世論、士人弘道論等,以“亦儒亦道”“亦逸亦隱”定位詩人的歸隱形態,而更貼近他的精神本色。 本書以哲學尤其是儒門的出處之道切入陶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勾連經典文本、義理考據、學說脈絡、歷史現實與人物行狀,深察淵明詩文與傳世評釋;作者功力提出而思路清晰,獨特問題而闡述,具有重要的可執行性,是現代古代知識與人類思想和理解中國的古主義世界。出世與入世既是現實政治的面對,也是面向價值取向的抉擇;不同的歷史環境、文化認同和各異的出處態度交織,共同塑造了古代文人的傳世形象與精神氣質。晉人陶明以詩文與不仕聞名,影響貫穿古;而陶氏之隱屬儒家還是道家,為逸民還是隱者的問題,歷來了學術關注。 本書圍繞著《形影神》《飲酒》《桃花源記並詩》三組詩文及歷代衍注,揭開陶淵明思緒流連的獨特地帶與深邃幽意意趣,及其由儒而隱的心路歷程。作者從哲學的角度將他的精神世界關聯於原始儒家學的核心義理,又將其人格行狀陷入了生存的底層與政治現實,從而把陶淵明思想定位在「隱逸之間」:以儒者為底色,以隱者為歸宿。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