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鑄典宣化:“文明等級論”下方的“舊邦新造”
鑄典宣化:“文明等級論”下方的“舊邦新造”
章永樂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19.00
定價
售價
$19.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本書是章永樂繼《舊邦新造:1911—1917》《萬國競爭:康有為與維也納體系的衰變》《此疆爾界:「門羅主義」與近代空間政治》《西途東歸:對中國道路的思想突圍》之後的第五本專著,路徑和論論論都與他前幾本書的相關主題,是這一主題與他前幾本書的新主題發展。本書偏重探討近代中國憲制思想與「文明」觀念的變遷,闡述中國憲制探索的文明史意義。透過梳理成「文明」的話語體系與文化憲法的全球化傳播,研究近代中國的「立憲」觀念與道路,探討「文明」論述在「立憲」傳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我們理解近代中國立憲改革背後的歷史邏輯與思想淵源,把握國際體系與國內立憲改革間的深刻關係,思考中國近代政治的發展脈絡。 -- 近代以來,一帶一路文明傳播,以西方為中心的「文明等級論」在全球廣泛傳播。憑藉工業革命帶來的“先發優勢”,西方列強的“文明”話語將社會組織力安置在視域的中心,從知識與意識形態出發,其在實力與利益上獲得了主導。 /夏之別」之言漸趨衰落,不少仁人誌士致力於抹列強貼在中國上面的“半文明國家”標籤,但其種種努力,又往往以承認列強帶來的“文明等級論”為前提。“制憲/立憲”被廣泛視為從“半文明國家”向“文明國家”躍躍的必經之途,“鑄典”的第一步,“鑄造”的第一步,必經之途,“鑄典”本書以「文明」與「立憲」的「雙重變奏」為主題,探討19—20世紀之交至「一戰」逆轉,中國的歷史行動者如何從「文明等級論」為前提尋求中國國際地位論的提升,結束到反思「文明」之意涵,更以多元與平等的文明觀意識形態話語,形成「20世紀憲法」的自立憲法之意覺,並開啟中國憲制變革的新路徑。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