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這個世界會好嗎? (續編):梁漱溟晚年口述(1984-1986)
這個世界會好嗎? (續編):梁漱溟晚年口述(1984-1986)
凱,梁漱溟;人工智慧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15.00
定價
售價
$15.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與《這個世界會好嗎? 》相比,「續編」中的設計更集中在梁漱溟與中國近現代問題成為名人的外交官。梁漱溟曾加入同盟會,成為地下革命分子;一年後,他擔任記者,並在南京見證了中華民國的成立;梁漱溟在五四運動的中心北京大學教書,並且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也因此認識了蔡元培、陳獨秀、胡適、李大鑷、章士鑷、毛澤東、熊十力、梁啟超以及其他當時中國重要的知識分子。 1920年代,梁漱溟也和各種式政治、軍事人物有接觸,如李濟深、馮玉祥、閻錫山和韓復榘等人。 30年代,梁漱溟持續對政治和社會事務關注關心,他結交了幾乎所有改革運動的連結者,如黃炎培和晏陽初等人。他去延安並與毛澤東對談,參與創立了中國民主同盟,在危機後緊接著的國家共和談中成為了關鍵角色。梁漱溟是20世紀獨特的見證者,他的生命貫穿了20世紀前80年中國的每一個重要歷史事件。 --本書是梁漱溟先生與美國芝加哥大學愷教授於1984年、1986年二度對談的記錄(1980年主持人訪談後整理成書,即為《這個世界會好嗎?》)。在本次訪談中,艾愷的問題集中在梁漱溟在20世紀上半葉的經歷,年逾九十高齡的梁漱溟先生思維鳴響、口述講述道來,暢談民國風雲,自與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蔡元培、章士鑷、梁啟、陶行知、李濟超深閻錫山、黃炎培等人的顧問;講述了他投身鄉村建設、發起民主同盟、專欄《光明報》期間的一系列趣聞軼事,是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同時也是中西交流的獨特文本。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