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追慕與憂懼:英國的遠東想像(1600—1730)
追慕與憂懼:英國的遠東想像(1600—1730)
(美)羅伯特·馬克利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19.00
定價
售價
$19.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英國世界中國形象研究的「轉向」之作為薩義德的「東方」做出了重要修正和補充一部「亞洲主導秩序下的英國文學史」一幅「遠東中心」的歐亞交流全景圖作者對殖民主義歐洲中心的否定,和對後殖民主義批評範式的批判,這一共存的雙重敘述,使得這部十餘年前出版的專著,或者至今仍具有重要,或者至今仍具有重要意義,或者至今仍具有重要意義。 ——馬丁·普赫納(馬丁)普赫納)——17世紀至18世紀,中國、日本和香料群島等遠東異域令英國人一度目眩神迷。當時的遠東供應著歐洲渴求的香料和奢侈品,也是幻想中潛力無窮的商品外銷市場。作者羅伯特‧馬克利重新思考了彼時英國文學對國族與個體認同的想像,由此反映出富強的遠東如何喚起英國的追慕與憂懼。 本書是英國世界中國形象研究的「轉向」之作,也是一部「亞洲主導秩序下的英國文學史」。繼薩義德《東方學》及後殖民研究之後,馬克利進一步超越歐洲中心論的理論框架,借鑒了彌爾頓、德萊頓、丹尼爾·笛福和斯威夫特等作家如何看待一個日益發揚東亞格局挑戰的世界格局:直到1800年,遠東帝國主導著全球經濟,而英國則身居邊緣格局。為了還原早期歐洲現代作為「殘」對富庶的亞洲文明的歷史想像,在細讀文學經典的基礎上,作者還深入探討了荷蘭移植、歐洲傳教士、俄國使團、西方地理作者誌等群體撰述的兩百餘種作品和史料,勾勒出了一幅「遠東中心」的全球史圖景,此後十多年影響了餘年的研究方向。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