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西方哲學文化的來源與流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西方哲學文化的來源與流
赫爾曼,亞瑟,亞瑟·赫爾曼,
商務印書館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一個人不是柏拉圖主義者,就是亞里斯多德主義者一場著名的師徒之爭,影響了兩千多年的西方文明進程這本書應該成為哲學基礎課程的標準讀物,應該列在每個受過教育的全體「必讀書籍」清單上。 ——《富比士》閱讀本書是理解西方兩年多歷史的絕佳方式。 ——《圖書館雜誌》一部宏大的知識史展示了……柏拉圖的理念如何興衰,啟發了偉大的藝術、高尚的理論,某種程度上催生了極權;政府同事展示了亞里斯多德看待世界的方式如何引領了科學和技術的巨大進步,以及犯下了極大的過失……風格輕鬆而充滿熱情,同時又有堅固的研究基礎。 ——《柯克斯評論》圖書亮點或編輯推薦:現代讀者身上一般都帶有網路時代的深刻印記。他們對層出不窮的新事物已習以為常。對他們來說,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似乎只是兩個模糊、遙遠的人物。在政治正確的時代,他們成了典型的“已故白人男性”,是奴隸制和壓迫女性的辯護者。 本書要展示的,那個活在我們身上的,同時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類的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他們的影響力無與倫比,不僅體現在每一個具體的活動中,也體現在每一個抽象的製度設計中,包括我們的大學教育制度體系,我們的實驗室,我們的政府,以及網路。他們甚至幫助我們最終把送上太空,探索人類內心最深處的秘密。西方著作中,經歷過重要的社會、政治、宗教和哲學思想變革,幾乎都可以認為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所代表的兩種思想趨勢之間的鬥爭和融合。在兩千年的時間裡,偉大的思想家紛紛站隊,或吸收柏拉圖理念論(理想主義)的養分,或以亞里斯多德代表的主義(現實主義)為武器,或取長補短、融會堅定,展開了一場爭奪西方文明精神之主導權的鬥爭。作者以貧窮的敘述、扣人心弦的歷史故事,展現了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思想遺產如何塑造這個世界的經驗,勾勒出西方文明發展的線索。 阿瑟·赫爾曼將用他有趣的敘述帶你踏上一段西方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知識和文化之旅。 內容簡介:柏拉圖:世界為何如此存在? 亞里斯多德:如何適應氣候的世界?柏拉圖出身於雅典貴族,受蘇格拉底教導,全面超越凡俗現實,追求更高的精神真理。亞里斯多德生在醫生家庭,堅持認為經驗觀察是獲得知識的真實途徑,人必須學會適應現實。師徒二人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哲學方向,並展開持久的競爭,對西方文化產生了必然的影響。本書刻畫了維護哲學保健發生及其後兩千年的發展。師徒和後世支持者(或敵人)的博弈夯實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塑造了文明西方的核心特徵,堅固之維持生命。本書內容涵蓋古希臘、羅馬帝國、伊斯蘭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一直到現代的歷史重要事件及主要哲學思想家的思想,是了解西方哲學文化變遷的重要讀物。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