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布香江:那些父祖輩的故事
白布香江:那些父祖輩的故事
餘震宇
二○四六出版
2025年7月23日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香江無歷史,只有故事
祖祖輩那裡藏著你不知道的香港
奇案、貪污、擠提、加價
香江恆久動盪
葉錫恩,蘇守忠,盧麒
全力奮鬥
「歷史的吊詭」到底沒有出口?有辦法打破喬丹薛西弗斯神話的宿命循環嗎? ——陳浩基•推薦序
那種緊張,就像白布覆蓋油膩、光潔的表面,壓住了一切不堪忍受的事情,但總能看到倪某端。 ——餘震宇
1934年 • 下環神學青年情殺案
1942年 • 香港日占時期 • 赤柱集中營
1948年•石塘咀永安倉火災
1952年 • 灣仔朱盛才案
1958年 • 土瓜灣轟雷案 • 雙槍虎將 • 華源大廈槍戰
1963年 • 九龍 「鎖匙費」•「收片」• 藍剛• 葉錫恩
1965年 • 香港明德銀號倒閉 • 擠提潮 • 天星小輪加價 • 蘇守忠 • 盧麒
對香港歷史的若指掌的震宇兄繪製了好幾則社會事件,利用小說家的筆觸重新勾勒面貌,令人想起側寫社會變遷的電影《阿甘正傳》,只是本作角色角色平凡,更貼近我們一般小市民的視野。 ——陳浩基
編輯小語
本書以孫子(敘述者)和嫲嫲的對話為引子,引入爺爺的遺物故事,以爺爺的視角和經歷,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動盪香港,以廬民的視角敘述當時的勢力新聞如雙槍李虎案,永亨大火災等,可藉故事認識香港歷史。爺爺本職記者,但因追訪導演而深入警局監獄,戰時也曾被拘禁於集中營、紀念刑求煉獄,以及社會動盪民生困苦時的法律不公現象,引發深刻反思。
敘述流暢易讀,回憶語調讓舊時香港新聞以親歷其境的故事方式呈現,頗具親切感。香港歷史沒有官方論述,在學校也沒有機會讀,都是靠式民間創作,口耳相傳。因此本書不啻也是一種教育,預期可引來關注香港歷史的讀者群關注。
名人推薦
林黛嫚(作家、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林曉敏@香港遺美
須文蔚 (詩人、台師大國文系教授)
陳智德(詩人、清大中文系副教授)
黃洪銣@香港探古
謝淏嵐(獅墨書店長)
羅貴祥(作家,香港浸信會大學創意寫作系主任)
譚劍 (小說家、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得主)
(姓筆畫序)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