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亂經
離亂經
陳滅(陳智德)
二〇四六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巿場,去死吧》之後,累積了十七年香港沉鬱
詩人陳滅移台,,寫離亂香港的辛烈
香港苦笑但你不會再看它永遠,一副官方認可的臉-〈香港的吻,和人民〉
「秋金為刃、凝土為器、氣湧成歌」
——鴻鴻序
「香港的許多滋味為何?觸及心虛,《離亂經》其實遍拾皆是。從前一個時代的批判,到後一個時代的緬懷;從高歌到哽咽,還有,可嘆是留下了才可能反思訴說。香港文學不會停止步步,但在《離亂經》之後,勢必要翻後續了。」
——鴻鴻.推薦序
大廈的價格飛揚
工作人們所期待的
面對世界的瘋狂但自己瘋狂的不起
無法正常連接
——大廈裡的人總想像瘋子一樣
——〈大廈輓歌〉
人們夢想中的香港在哪裡?
理想是什麼都去夜車去闖
但司機放棄尋找繼續下去——他放棄的已經夠多了
八達通嚴謹、可恨也只有它在意
處處記錄人民比貨幣更無從的流動
——〈香港有落〉
但願香港歸來
實際上是去得更遠
去酒吧香港,去如浪
萬化皆謳歌引證你倔強
香港你應該堅強
——〈香港倔強祕境〉
陳年(陳智德),香港出生、成長,台灣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及博士,師承梁秉鈞(也斯)教授,從事香港文學研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助理編輯、香港教育大學及文化系副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全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著有論著《根著我城:戰後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板蕩時代的抒情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散文集《樂文志》、《地文志》、《抗世詩話》、詩集《市場,至死吧》、《低保真》及詩選集《韶光》等。
創作歷程由八、九代開始,1985年獲第十二屆青年文學獎「新詩初級組」名第三,1986-88年在《公教報.青原篇》、《突破》開始發表詩作、散文和小說,1992年獲東海文藝創作獎「新詩組」首獎,1994年獲八十二年度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社會組散文類佳作」,1996年與樊善標、杜家祁等十四人共同電視劇《呼吸詩刊》,2001年與葉輝、昆南、憶廖偉棠專輯《詩潮》,2012年獲選為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的香港作家,2014年以《地文:追香港地方與文學》獲得「第七屆香港書獎」,201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9年以《板蕩時代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評論》獲得第十五屆文學評論獎。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