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台灣的紋理2人文篇

台灣的紋理2人文篇

王文誠、李柏賢、李素馨、林俊全、洪伯邑、洪廣冀、陳宏宇、陳美惠、黃志川、劉益昌、蘇淑娟

野人

2025年7月16日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40.00
定價 售價 $40.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內容簡介

——在這個世界級的實驗室,人文經濟產業以何種姿態嵌入全球? ——

★11種路徑晶圓,形成自己與世界的紋理★
★氣候變遷下,如何留住山林留住人★

是針對紋理刻畫在景觀上的印記,包含與人文。本書頌《台灣的背後紋理1:自然篇》,轉回人類生活本身,深刻關注地景人與自然的關係,指出全球格局與在地發展如何息息相關,包括貿易、林業、礦業、農業、高科技產業、文化資產、里山經濟、氣候變遷等,各種歷史困境被真實講述,至今仍不斷作用於島嶼。

困脈絡,一是人與環境角色下的歷史經濟文化活動,二是加入氣候變遷重要因素後的災害預警與未來生存指引。

經濟是推動景觀變遷最令人矚目的主角,從馬克思到皮凱提都強調世界景觀是所支配的。本書拆解經濟複雜且充滿挑戰的課題,談水文與山區農業的關係;台灣森林的特殊性以及日治時期的林業史如何塑造了生態系與台灣史;曾為東亞第一金都的金瓜石以及九份、水湳洞的礦業變遷;風土流轉下高山蘋果與台灣茶品以及九份、水湳洞的礦業變遷;風土流轉下高山蘋果與台灣茶如何形成貿易路徑。

在這個世界級的實驗室中,地方紋理被塑造出來,來自社區網路、地方特色、山林生活。織造就出了奇蹟,也充滿了災難,顯示環境為不馴的主體。在氣候變遷的衝擊下,尋求活力共存處的生存方法,才能住在山林留住人。

11種路徑制繪重要的人文知識成果,充滿當代張力與矛盾。台灣的紋理是自然景觀,加上土地、歷史與世界連結的痕跡。其本身不但是結果,也是過程。我們一直在創造它們,也被填充,然後形成自己與世界的紋理。

(本書與《台灣紋理的1:自然篇》為系列作品)

書籍特色

1.從可見現象切入,層層追出島嶼環境的獨特性:紋理這兩個字,字面的意思是視覺表面的痕跡。 《台灣的紋理》以此為名,隆重介紹兩本書,一是自然篇,二是人文篇,希望可見可見的大地痕跡切入,逐漸擴散延緩,矛頭指向我們最終環境與如何相互塑造,以及其產生的獨特價值。

2. 紋理微小的嚙合影響,振幅從:紋理張力無限可能。具體的、看不見的,時間的、空間的,巨大的、精微的,外在的、心靈的。相互嚙合影響之間,本書即練習這些相互的力量來源、分佈、扭轉影響。

3. 課本無教的,卻是我們該知道的:台灣眾多特色,我們都認為理所當然。透過《台灣的紋理》可以有系統地認識這些自然的作用現象,以及其與生物多樣性、人類生活的關係。

4.主題豐富多樣,篇篇有精彩:例如里山根經濟如何解除滿州灰面鵟鷹與部落間的困擾多年的糾葛危機、景觀旅遊可以創造的幸福景觀、水文發展作用如何影響農業和生態、百年林業史和森林下經濟與人類生活的關聯、金礦場如何轉譯時空的厚度、泥岩惡地如何成為耐力指標、台灣島的前世今生、跟隨鳥類飛翔探尋它們匯聚的原因、超過300種淡水魚以及令人驚異的洄游冒險歷程、氣候變遷的防災工作如何救命……都在書頁紋理之間傳送。

5.系列二書共同匯集21位環境工作者,傾其積存年耕累積而成,為當代社會整理出重要的知識成果。

6.閱讀這個時代,給予前進的動力:光是閱讀21位作者簡介,就像閱讀這個時代的演進。從字裡行間書寫他們為何追尋,以及如何努力,給予觀者前進的動力。

7.培養高中生讀者環境素養:高中生在進入大學前,若能培養出全面認識台灣土地環境的素養,更能豐富自己的視野和對生命的尊重,七書是必讀佳作。

推薦人

王成機 國家公園署長|林華慶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長|邱文彥 台灣海洋大學、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彭斯坦 環境部部長|黃向文 海政務副主任委員|盧怡文 啟明北市立松山地理老師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