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異藝術奇史
怪異藝術奇史
漫遊藝術史作者群
原點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原書名:漫遊怪奇藝術史]
佛陀頭頂突出是什麼?
夏娃給了亞當什麼好東西?
新聞浮世繪,比X果日報精彩?
韓劇鬼怪家中的梅瓶,很厲害嗎?
長輩早安圖,有什麼視覺玄機?
▌好奇點瀏覽按讚轉分享=藝術不再嚇到吃手手▌
別本不講的有趣的故事,這裡都有
●最奇葩的藝術冷知識●
讓我們從怪奇小路、條條秘徑,走進藝術史的驚嘆號!
▌這些怪奇故事,大家按讚分享,不知不覺走進了藝術世界
●佛陀頭頂到底是什麼?藝術界也有魯蛇?
●確定是蘋果嗎?夏娃到底給亞當吃了什麼好東西?魯本斯的女神身材,為何充滿了皮橘子? !
●中國失意文人,如何從編輯出版另尋出路?浮世繪如何成為報紙新寵兒,報業促銷全靠它?
●杜勒版畫《男子浴場》,是充滿同志情慾的男體春色圖?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為何常見美麗的瘋狂女子?
●19世紀的電影特效特愛玩斷頭梗?林肯遇刺身亡,妻子委託拍攝亡夫的靈魂照?
●中國大芬村如何成為複製畫的產地,僅剩億元的交易額?
●精靈為何是藝術史上難以忽視的一族?韓劇鬼怪裡,有最值得認識的韓國藝術國寶嗎?
●用動漫元素創作的攝影家,創意無極限,超乎你想像嗎?
▌2016年開張,中央大學師生合力創建藝術知識傳播網站
2016年創立的藝術共筆部落格「漫步藝術史」,以平易近人的方式,為一般大眾介紹逸趣橫生的藝術人文知識。網站建立了一個會員回娘家聚會,有感於人文學科社會建構知識傳播網站蔚然成風,唯藝術史尚未有電子園地。於是,中央大學藝所研師生便自告奮勇,加入這股數位科普教育的趨勢,花了一個暑假籌劃設定「漫遊藝術史」部落格。從網站名稱、內容題材、廣邀專業作者、尋找輔助依據,到設計刊頭版面、聯絡合作媒體、社群行銷等,在師生的腦力激盪和分工合作下,終於在2016年大家秋水到渠成,正式開張了。
漫遊藝術史網站,累積300多PO文,用超連結的方式,讓讀者好奇導回藝術史,由讀者主導連結新路徑。這是一本重塑你認識藝術的非典型藝術書的作品。收錄文章,許多都是網站中點閱讀率高,小丑篇的喜愛用心考量題材內容的易讀性,作者是否以簡潔通俗的文筆,清晰地傳達一個藝術史的課題、觀點、現像或敘述?這次,認識藝術必需被框架限定,我們可以用全部啟發性與自由的方式,走入藝術花園。
▌條條大路通藝術,不再嚇到吃手手,認識藝術就該先好奇再開始
你好奇看看大家都對哪些主題超有興趣嗎?讓我們一起來吧。
●〈佛像頭頂的彩虹到底是什麼? 〉—這確實是大家看佛像時的大問題,文章留言處有很多讀者回應,他/她們自己的經驗提問,大家都共鳴滿滿。
●〈消失的臉:為何馬格利特愛畫看不見的人臉”-原來大家對藝術家都有超多的操作系統,非常好奇他們作畫背後的小秘辛。就像〈為何竇加最愛畫芭蕾舞? 〉一樣,這些我們熟知的西藝術洋大師,除了偉大,更想知道他們特殊的想法與故事,那些一般藝術史不說的故事。
●「認同請分享:關於早安圖的一些視覺觀察」-這篇文章從每天手機中會的長輩早安圖出發,文章甚至曾被三民教科書放入模擬試卷作為大家的閱讀題組。文中更分享到印度早安圖的現狀,也有讀者轉貼相關文章印證。文章,也有讀者會分享一些延伸閱讀,不在乎到早安圖跟藝術也有關吧!
●〈藝術終結之後:當代動漫畫藝術的未來》-就是這篇突破了臉書的高按讚率,在年輕世代中,人氣居高不下。
▌把藝術衝擊詞,有經典思考,有引導啟發,更多藝術參與者的快問快答
這些都是你在其他藝術書籍中看不到的有趣主題,更特別的是寫作作者全部來自台灣與海外的大學及中學教師、碩博生、雜誌編輯、自由撰稿人,以及美術館、博物館、藝文基金會、畫廊工作者,用地語言,分享他們的藝術故事。
非線性去中心化的主題策劃,是當今藝術史教學和研究所關注的趨勢:去中心、多元性、跨域互動。跨越媒介素材、風格和時空的藩籬,產生無處不在的連結和對話,令人耳目一新。將藝術史教學和研究所關注的趨勢,提供各種接近藝術史的路徑,引導各樣藝術閱讀史的方式。
▌8個單元,閱讀藝術史的8個熱門主題
●由「解謎線索」揭開序幕,邀請讀者共同調查「辦案」,逐步掌握解謎的根據和線索。
●連結從「影像幻術」單元,了解各種視覺技術如何操作真假難辨的戲法,在「版畫藏奇聞」中,飽覽東西方版畫作品的奇趣神采,看到版畫發揮的社會影響力。
●「性別視角」、「身體與存在」兩個單元,討論近代藝術中的人體再現和性別關係觀點,並從藝術史反思權力和倫理哲學。
●「視覺敘事」單元,解析影像繪畫和電影片頭的視覺語言,如何表達或提示故事情節。
●最後,「流行風潮」、「跨界合作」兩個單元,透視藝術史與流行文化的緊密關係,時尚、動漫、電影、社群媒體皆與藝術相互激盪出精彩的火花。
特別是在文章開頭和篇章文末,規劃「提問」和「延伸思考」單元,從「讀」藝術史,進一步「去像」未來的藝術史,去發現,想像,認識藝術可以這麼輕鬆有趣!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