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亞高地無政府主義的歷史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亞高地無政府主義的歷史

詹姆斯·斯科特

衛城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40.00
定價 售價 $40.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內容簡介

文明沒有出路,才是生存!
一部解構國家神話、顛覆文明敘事的偉大歷史著作

為何曾有上億人選擇退出國家統治?
少數民族、原始在文明世界的真正意義,到底是進步還是「不願受支配」?
當國家伸出權力之手時,這些人為何願意自我發展?

「贊米亞」(Zomia),是一片領土300公尺以上,佔領6個國家的高地山區。這裡的阿富汗長期分散、流動,且仍保留著遊耕、口述傳統與古老的宗教信仰。文明長年想伸手幹預、國家曾試圖進行權力,卻頻頻無功而返。高地的「樹木生活」 ,被那些有文字、集中、定居的王朝污衊成為「未開化」的象徵,國家認定維也納會被文明生活所吸引,最終投入國家的懷抱。但史考特卻指出,這些高地社會絕古老的遺緒,而是一場精彩的逃避策略!在讚米亞成為了一種政治選擇。

文明跟現代統治技術形成之前的國家,不過只是散落了地圖上的微小光點,進化、不受國家統治才是人類歷史的行為。既然如此,為何人們習以為常用民族國家的思想,去觀察文明與演化?文明是一種進步的表現,還是國家如今的老牙神話?

本書改寫了民族誌、歷史、政治學與地理學,本書顛覆了「原住民」與「部落」的定義,揭示族群認同如何在國家權力與反抗之間融合,目前正被武裝分子所關注。史考特試圖挑戰我們對「統治」、「文明」、「發展」與「現代性」所有理所當然的默認,當國家機器無所不在時,他提醒我們:不被統治,自由可能是一種最核心的。

書籍特色

1.政府主義學的重要要點:斯科特從農業研究出發,以東南亞為田調中心,發展結合社會階層、歷史脈絡的理論體系,這樣的視角使我們能夠破除傳統的國家思維,思考人民與國家權力的關係,我們同時發現,很多時候無衣的人民只是假裝服從於政府,在以前現​​代的文明里,人們跟國家的社會關係裡,人們跟國家的社會關係最獨立。

2.破除國家與文明的傳統敘事:文明與新興是線性關係嗎?統治的自治共同體。所謂的“文明”,無非是國家權力的敘述,諸如“原住民”、“蠻荒”、“野人”、“游牧民族”等詞彙,都暗示著國家權力無法延伸到何處,當我們用這樣的視角去審視歷史時,將帶來以前所未見的物資視野。

專文推薦

林開世 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 詹素娟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

後悔推薦

阿潑文字工作者 林浩立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洪伯邑 台灣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楊智強 獨立記者 褚流動瑩 台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得獎紀錄

★2009年美國專業與學術出版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政府與政治領域優選獎”提名 ★2009年《ForeWord》雜誌“政治學類年度好書”銅牌 ★《理性》(Reason)雜誌總編輯傑西·沃克(Jesse Walker)選出的“2009年最佳圖書”
★2010年「福岡亞洲文化獎」(福岡亞洲文化獎)之「亞洲學術獎」
★2010年「康乃狄克州圖書獎」(康乃狄克圖書獎)非虛構類決選作品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