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牡蠣萬歲:美味、誘惑、金錢與權力,完美食材的地理與歷史

牡蠣萬歲:美味、誘惑、金錢與權力,完美食材的地理與歷史

史密斯,德魯

日出出版

無庫存

定價 $42.00
定價 售價 $42.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人類食用牡蠣的歷史可以追到朔新石器時代。牡蠣肉是食物,牡蠣殼被作為原始的餐具、挖掘的工具,殼內緣貼有玻璃的珍珠質,而成為製作裝飾品的材料,或被用來裝飾早期的宗教像聖器。甚至,剩下的牡蠣殼被打碎後,與沙子混合成建築用的水泥。從古代到古典歐洲到近代殖民地,從產地、餐桌、文學到藝術,解開人類與牡蠣密不可分的關係,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做了哪些努力。開歐洲的巨石文化佈局分佈圖,會發現與當時有牡蠣生長的海灣位置完全重疊。沒有留下文字記錄的凱爾特或腓尼基文化,由牡蠣殼堅硬世證明它們曾活躍於古代的聚落群。而自古羅馬時代,就嘗試養殖牡蠣的記錄,這種口感滑順滋味鮮美、又富有營養價值的天然珍饈,自古就與人類的政治經濟、飲食、文學藝術發展及發展密切的。 莎士比亞、狄更斯在作品中都常提到牡蠣,《愛麗絲夢遊仙境》中也出現以牡蠣為主角的詩作。歐洲有長達1500年的時間,宗教都是繪畫的唯一主題,然而在17世紀的荷蘭,開始有畫家以世俗的食物繪畫為主角,並掀起靜物畫的風潮。畫作中出現的牡蠣,除了代表奢華、尊貴、異國風情外,也是一種呈現新鮮感或時間流逝之感的藝術手法。而愛牡蠣成為痴迷的法國人,除了有跟卡通牡蠣有關的詞詞外,更讓牡蠣成為春藥的代名詞。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