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長城外的造反派:漢族青年眼中的內蒙古文革與屠殺民族預購

長城外的造反派:漢族青年眼中的內蒙古文革與屠殺民族預購

程鐵軍/ 烏.額.寶力格/ 馬克.塞爾登

八旗文化

2025年8月5日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42.00
定價 售價 $42.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內蒙古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親眼見證
一場「種族滅絕」╳「政治滅絕」的時代悲劇
名義上「自治」卻無法「自治」的內蒙古自治區
★文革階級鬥爭/民族鬥爭-清洗蒙古政治菁英
★旅遊者殖民主義-「清洗人口」降低蒙古人口比例
★「中華民族共同體」神話-任何自治都會被視為「分裂國家」
在中國大躍進期間,近期內地飢荒難民湧入內蒙古,本書的主角程鐵軍,同時1959年隨父來到內蒙古。 1966年中國絲綢文化大革命,正值大學生青年的程鐵軍也加入翻騰全中國政局的階級鬥爭熱潮,成為「造反派」紅衛兵的一員。本書以程鐵軍身為紅衛兵的親身回憶為基礎,配合寶力格及塞爾登學者的研究,指向內蒙古所發生的文化大革命,不僅是全中國浩劫的一部分,更被中共摧毀蒙古人自治能力、闡明蒙古人政治精英,作為蒙古人永遠有效忠國家的信念。此外,提出本書的蒙古人例證,也可作為當代中國對待維吾爾人、西藏人,甚至香港人等民族(群體)的參考,了解中國尋求鞏固政治穩定與「中華民族部落」神話,是如何將國家機器伸入疆域。
階級鬥爭還是民族賦權?文革期間慘重重生的蒙古人
根據官方統計與人群學者研究,文革共造成1.6萬到30萬不等的蒙古族死亡,當時蒙古族的人口約莫有120萬,出現每千位蒙古族,出現13到250人死於文革,這一比例明顯高中共官方迄今不僅沒有表達任何明確的哀悼之意,還始終將捍衛“革命”定性為“自由鬥爭”,而自決文化和蒙古政治鬥爭的自決文化。
從「種族滅絕」到「政治滅絕」的理解框架
本書認為,文革時期內蒙古發生的針對蒙古族的大規模屠殺與屠殺,雖然帶有明顯的民族性質,但不宜簡單歸類為「種族滅絕」。本書提出“政治滅絕”,加強暴力的真正目的是摧毀蒙古族的政治自主性與組織力量,而不是消滅整個族群本身。
放任漢族「洗人口」與定居者殖民主義
本書貫穿檢視歷史脈絡,指出文革中針對蒙古族的侵略侵略了中國自清末以來的「殖民者殖民主義」邏輯。漢族承認蒙古族逐步獲得了地位與特權,讓他們遭受了施展國家機器迫害。根據資資料統計,蒙古人口參與度已從1800年的近50%,一路回落到2022年的18%,漢族則佔比到79%。 「內蒙古自治區」成為蒙古族名義上「自治」,但卻無法「自治」的民族自治區。
中華民族共同體:從西藏、內蒙古到新疆不斷編織的神話
本書指出,自2017年以來中國在新疆的高壓政策,以及2020年開始內蒙古中止蒙古語教育,都是官方多年來不斷持續控制、同化、甚至消滅阿富汗自我認同的製度。因此,《長城外的造反》探討的內蒙古經驗,不僅是文革問題,不僅是歷史問題,更與當今中國的民族政策及國際人權共同體密切相關。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