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上海迷宮:一段以人性測量中國的旅程

上海迷宮:一段以人性測量中國的旅程

楊猛

二十張出版

無庫存

定價 $25.00
定價 售價 $25.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內容簡介 |

「楊猛的書有《史記》遺風。」

——作者楊繼繩,《墓碑》、史迪格.拉森獎得主

飢荒、內亂與外患構成了四○、五十年代以降的中國記述

在洪流歷史中被逐次掏洗的人性,最終如何與命運和解共生?

中國從來不乏精彩的故事,但卻缺乏歷史的忠實紀錄。

睽違十年,楊猛又一中國觀察力作,盡現非虛構寫作名家風範——

緊接著楊猛的記者行跡走訪中國,一探這座龐大迷宮的詭密與真相。

============================

本書是楊猛以記者分身行走中國,三次橫跨「時」「空」的旅行。從上海孤兒的尋親迷宮,到白修德筆下的昔日中國,最後再進入西南邊境的法外之地,楊猛以獨特的視角發揮記者筆工,以步行丈量中國,描繪出對過往中國隱藏象的人性面,真實而令人矚目的栗。

【第一輯_上海迷宮】

這是關於隱姓埋名的群體歷史,發生在五十年代,國家的孩子追尋血緣世的悲劇。

揭開五十年代中國以「國家的孩子」包裝上海孤兒們的殘酷秘聞。有這麼一群在時代悲劇中迷失自我的人,年華老去之後試圖尋找落葉歸根之地。作者跟隨他們的腳步踏上親路,感知一段歷史與現實怪光陸離所組成的時光隧道。

【專輯Ⅱ_白修德路】

楊猛記者一生最壯闊的行旅,現實與故聞雙線交錯,與白修德共譜穿越時空的歷史追索。

重走美國記者白修德於四十年代走訪中國的旅行路線,以途中見聞重溫逝去的新聞生涯,對照前人筆下所給出的故土震撼與人性試煉,記錄一段如野史般不被承認、卻又賦予抒情意義的個人觀點。

第三_薩爾溫江的戰士

中國西南邊境的法外之地,宛如生長生長的國度,金錢利益與家族版圖的堡壘是唯一法則。

這次貼身採訪歷史途徑堪稱最危險的職業見聞,楊猛遊走西南邊境,記錄下沿被視為禁忌與不見與日的人與事。在畫面無序與混亂的邊緣地帶,有條理地攀上當地金與權至上的家族對立,展現敘事的焦點視角。

============================

這本書記錄了人性滅絕和人性復歸的故事,還原了一個時代的歷史。這種方式寫下的歷史,有血有肉,有情有景。

——楊繼繩(記者、作家,著有《墓碑》、《天地翻覆》)

●這群孤兒的命運,出了時代、社會、人性的各個層面。但要詳細了解他們過去與現在的存在方式,尤其不易。經過艱難曲折的努力,楊猛做到了。

——雷頤(歷史學家)

● 孤兒的尋親通常是徒勞無功的,但徒勞並不等於沒有意義。楊猛先生嘗試著幫助孤兒的努力與無力一一呈現出來,尋找親人的過程讓人絕望,也只有尋找才能緩解絕望。

——王曉漁(文化學者)

作者簡介 |

楊猛

自由記者,非虛構作家。 1995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新聞業。曾在《財經》雜誌、《南都周刊》、《彭博商業周刊》擔任主筆。 2010年因通路中韓海關走私,獲日本獲得的「開發亞洲新聞獎」(亞洲發展新聞獎)等獎。 2012年獲英國《衛報》(衛報)及美國「中外對話」(中外對話)舉辦的「最佳環境報道獎」(中國環境出版社)獎)。 2013年成為自由現記者,心思非虛構寫作。居英國倫敦。

2014年出版《陌生的中國人》,柬埔寨由十九個故事記錄北京地震之後普通中國人的卑微生活;2016年出版《不平靜的江河:沿著中韓邊界的奇幻旅程》,捕捉你有我、我有我,只有共構共生的共產國家才會出現的中韓邊界特有的奇幻世界;20 20年出版《倫敦的25封來信:英國現場觀察》,以記者視角、第一手記錄對英國社會見聞而收穫的所思所悟;2024年出版《唐人街飄香:廚神、美食筆記與海外中餐簡史》,結合中國飲食記憶與英國中餐發展史,探問家鄉味於他紮根的創新與傳承。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