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故鄉無用
故鄉無用
馬尼尼為
新經典文化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20.00
定價
售價
$20.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很多年後,當鄉愁終於可以正當的怒放了,我手上剩下一撮難看的花芯。
我自己沒有故鄉,沒有一個人會特別想回去的地方,其實我的童年並不在那個海邊。
我搬用的是我媽媽他們的故鄉,這也算稀奇的,我這一代人很多離開就再也沒有回來。
--馬尼尼為
馬尼尼為首長,篇以虛實交錯的手法寫上個世紀中移居馬來西亞的家族、寫賣咖啡養活一家十四口兒女的外公,寫生病高燒不事生產的阿姨、寫那些沒有發育、迷信、病怪、自殺的無用的同村人、寫女兒眼中勞苦一生的善良的母親眼中勞苦一生的善良的母親。
馬尼尼為以「無用」要求自己的馬來西亞故鄉,她寫自己的家族裡那些沒有學業、熬煉謀生、病了瘋了甚至永無發達之日的人是無用之人,那片成長的地方則成了無用之鄉。但她寫道:「但是這些東西已經在我境內生根發芽,只有我對這些人有興趣,對這些事有興趣。」因此,她用故事記得他們,用詩歌頌它。
★第24屆台北文學年金獲選作品
「小刀式的書寫,精準巧妙落,充滿張力。」
——第24屆台北文學年金評審主席劉克襄評語
關於故事:
馬尼尼為從一座廟宇的大火寫起,寫一群中國移民馬來西亞的人們,討海、種菜、開小店營生,包括「我阿公」和那十四個兄弟姊妹的命運,有到新加坡當護士的、有當老師小學的、有嫁廟公的、有生不出孩子買小孩的、有高燒後腦子不靈光死了丈夫的阿嬌姨、有來到台灣念美術返鄉生子最後自殺的青學姊妹,當然還有帶來溫暖一輩子安靜守分的媽媽。故事裡這些移民,透過馬尼尼為文字,眾生化身為一群「原始的存在」。時時面對無所不在的死亡、疾病與瘋狂。 「無用」反倒是神賜福的平淡日常。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