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源:從哲學到神經科學的探索
智慧之源:從哲學到神經科學的探索
史蒂芬·霍爾
時代文化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智慧從何而來?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用現代科學揭示智慧的奧妙,人文與科學領域,智慧探討的關鍵課題我們這個時代是否可望再生更多智慧?史蒂芬.霍爾運用他的廣博學知識和文學技巧,引發了我們一系列尖銳的綜合著作,說明了在人類歷史悠久的智慧源泉探索中,事實上、神學家和二十一世紀的科學家做出了什麼貢獻。這是一部結合洞察力與藝術的作品,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 ──許爾文.努蘭(Sherwin Nuland),《死亡的臉》(How We Die)作者 人類文明歷史發展到現代,累積了許多智慧的成果,終於在世紀開始有科學家嘗試利用二十種方法和科學儀器分析「智慧」。智慧可以被測量嗎?它有什麼特徵?智慧的運用如何反映在神經結構上?我們是否可以由此在大腦裡尋找智慧的源頭?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智慧與科學的對話從而產生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作者史蒂芬.霍爾細心拆解並重組了智慧最關鍵的問題。他立基於奪取的人文傳統,查覽重要的智慧文獻,包含荷馬史詩、哲學、《聖經》及古典文學,並引用蘇格拉底、佛陀、耶穌、孔子、甘地等人類公認的智慧衛星。在他嚴謹的嚴謹下,智慧的一系列概念與心理學、生物學及神經科學的關注點一一起來。 霍爾將智慧概念拆分八個代表,分別是情緒調節、判斷力、智力推理、脅迫、謙遜、利他、耐心、處理神經性,他援引相關主題的重要科學研究,深入調查探討。貫穿這樣的分析策略,霍爾引導讀者探勘了人文與科學互通的新領域,智慧在相關科學的檢驗下找到其微妙之處。在知性歷程的最後,霍爾為智慧的時代意義作了深入人心的陳述。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謝伯讓(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各界尊重 本書是全面認識人類心智的一趟黃金之旅,由歷來最有洞察力和最值得信賴的其中一位科學記者擔當領隊。本書是一場盛宴,而不是一些點心。請作好準備消化超乎你想像的大量腦科學知識。 ──大衛.申克(David Shenk),《別拿基因當藉口》作者本書練習了驚人的才智、驚人的寫作技巧,以及非常傑出的綜合。你可以不同意部分,但很難否定整本書。智慧仍與我們同在。 ──麥可.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大腦、能力、人》作者史蒂芬.霍爾其實只是傑出的科學作家,他根本就是一位傑出的作家。 ──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雜食者的兩難》內容 史蒂芬再次.霍爾做到了。他巧妙地解釋了「智慧」如何從大腦中產生,而且沒有過度簡化這個極其複雜的主題。 ──.約瑟夫‧勒杜(Joseph LeDoux),美國神經科學家智慧是我們最視而不見但最不理解的理想之一,本書是試圖理解它的迷人著作。 ──《珍妮種子雜誌》(Seed Magazine)霍爾運用資深科學記者的才能,促使我們完成一趟歡樂的跨學科跨時代之旅,結合了現代科學、歷史與哲學……非常重要的著作。 ──《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圖書內容全面、發人深省,以一種合理──甚至是睿智──的方式探討智慧應對這項課題。 ──《通訊科學》(科學新聞) 引人入勝的著作……霍爾扮演學科人文與神經科學之間的翻譯和參與,這項工作本身就需要非凡的心理平衡和理解能力。 ──《信使郵報》(The Post and Courier)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