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

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

王德威、高嘉謙

麥田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45.00
定價 售價 $45.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走近南洋「風土」、「人文」最重要的文學讀本

借鏡過去百年記錄、想像南洋經驗;
觀察華人與自然風土、地緣政治與歷史文化的互動生成,
建立認識華文文學的新框架
全書收錄80位作者,82篇文,文本包羅,文字試煉多元。

王德威(哈佛大學講座教授)、高嘉謙(台大中文系副教授)主編

=書籍特色=

★ 以海洋-海峽、島嶼-半島為觀照,取文學為航道,文字貼近風土為構想,透過不同地理意義下的路徑、視角,深度解讀近現代東南亞文化異質的人文地理、歷史脈動。
★選文具特色,跨越文類、國別及語言限制:書籍的編選,以華文寫作為主,兼及馬來文、對話文、英文、淡米爾文翻譯的文本,文類不拘,文言白話兼具;同時不以國別/國籍作為選文分野的散文,包含東南亞在地寫作,中國-香港與南本北文學的散文。除選文的主題外,亦是對常見閱讀本的文類、語言限制的跨越,期待更視野的南洋文本,帶來評判異又貼近風土的南洋世界觀。
★名家引導熟悉,文本脈絡:每篇文末撰述簡要題解、作者簡介,引導和方便讀者進入文本的脅脈絡。

=叩問南洋=

★南洋在哪裡? ——自明末,泛指中國沿海地區,南海地區的中南半島以及馬來半島、群島還有無數島嶼——即今日的東南亞。
★下南洋謀求生路-明代人口膨脹迅速,因此東南沿海的許多人只能持續往南、往西謀求新的耕地與住處。他們搭船到中南半島沿海、菲律賓、菲律賓群島等地經商、做工,甚至與當地人通婚、旅居。
★往昔東西殖民競逐在那裡,今日國際政經必爭之地──直到二十一世紀,「南洋」這個區域,依然是中國與世界交鋒的核心場域,南沙海權、一帶一路、新南向等操作此起彼落。

=關於本書=

南洋曾是華人海外移民的首選,東西南北勢力競逐的所在,海上絲路通往印歐的必經之地,革命起點或流亡的終點,華洋種族、文化交錯的舞台。

《南洋讀本》共分四輯:

半島-唐山加南洋,異國的中國情調
中南半島的深山、叢林與河流承載著動人心魄的歷史故事,抗戰時期華人機工、森林裡的戰士枯、金三角反共救國軍基地,還有馬來膠林深處的左翼勢力。半島東南部的最後一個馬共同家難。歸州府吉隆坡五方骨處,催生一代門戶悲歡離合…

海峽-商、兵家的必爭之地
南洋海域航道縱橫,馬六甲海峽峽口的城市皆因地利之便興起,亦為華裔聚集重鎮。晚清民國經此流亡,都曾留下詩文。三〇到五〇年代,馬來和談判殖民地華裔青年如王嘯平、黑嬰、韓經新加坡回到祖國參加革命,不同世代文人選擇在此安身立命,也是海外會與革命力量的發源地。

海洋-南洋風土最後的歸宿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海上絲路遠比陸上絲路緊張,到了二十一個世紀,因為中國大陸邊境一帶計畫因而受到重視。
當神州大陸不再是安身之地,文人誌士漂浮漂泊、流寓他鄉,康有為、丘逢甲、邱菽園、許南英、鬱達夫……成為現代中國第一批分散者,那是怎樣的場景?

島嶼-華人踏足過最遠蹤跡
南洋海上有超過二萬五千個島嶼與群島。婆羅洲是旅台馬華作家李永平和張貴興的創作原鄉;蘇門答臘島與鬱達夫生死之謎畫上等號,太平洋戰爭台籍志願兵陳千武輪轉新幾內亞和爪哇,越南外海的富國島曾經收容了最後一批國共戰爭撤退的孤軍,南沙群島慈母灘上被哨聲遺忘的慈鬼俠聲…

「南洋」是華語的世界,也是非華語的世界;是「人間」的世界,也是風與土、山與海的世界。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