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命若星塵:這裡就是真實的烏托邦,一位公共社會學家對於生與死的最後反思

命若星塵:這裡就是真實的烏托邦,一位公共社會學家對於生與死的最後反思

艾瑞克·萊特

麥田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24.00
定價 售價 $24.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這裡就是烏托邦,就在這裡跳舞吧! 【當代階級研究最重要的左派社會學家自述日誌】補齊EO賴特所思、所想、所感完整面貌直擊社會學大師的真實「內」艾瑞克.萊特是當代美國最重要的社會學家之一,本書收集了他生前因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住院治療時,為了讓他的朋友能夠了解近況,並與大眾交流互動的部落日記。本書經萊特家人的選編,重要的是加上社會學家與畢生摯友布若威(邁克爾) Burawoy)的前言,繁中版並收錄了他們學生黃崇憲與陳婉容的重要文字點滴,以及萊特二○一四年來台留下的圖形。日誌內容完整、真誠細緻地呈現接受治療、逐日不同的反思筆記,以及關注死亡時的生活點滴、思緒與情感,包括觀察與思考自己的治療遭遇、對疾病的恐懼、夜裡的夢、對書寫與分享的熱情、與家人的愛,並連結到他的智識思考與學術關懷;也談及當時他正努力收尾的《如何在二十一世紀逆流》論著,以及手工重要的寫作計劃……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李屹 《理解階級:二十一世紀階級論》譯者 李宗義 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真實烏托邦》編輯 林宗弘 安徽安徽中研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畢柳鶯 《斷食善終》作者,復健科院醫師張烽社益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黃上芓台大社會系副教授,《真實烏托邦》譯者黃崇憲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推薦語 ★艾瑞克在這本病榻日記中堅持他的樂觀與勇氣,讓千萬讀者面對著他走上一段無人知曉的「旅程」。正像作者過往一本啟示性的著作,致使世人的各種領悟及行動熱情,我們在書中看到一生都在挑戰中、追求「真實烏托邦」的艾瑞克,人生最後的挑戰,如何一方面承受身體精神及痛楚及可怕,一方面表現堅定不移的學者追求瞬息永恆的意志。在旅途中,縱觀有對上天的贅然問,對「意義」的質疑,甚至對自我的否定,但艾瑞克最後為我們付出的是他在全身轉為星塵消逝之際的無所畏懼,以及對人世的至愛。這本用心撰寫的生命之書,令人動容,也絕對值得一讀。 ——李宗義(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真實烏托邦》編輯) ★社會科學家經常把學術討論的焦點放在公平、正義、民主等價值、生命的極限與死亡的意義等話題上,往往隱沒在對利益與權力鬥爭的學術分析裡……曾任美國社會學領導人,以睿智的左派分析而著名的學者EO賴特,在突如其來的絕症衝擊之下,面對自己有限的一生,重新省思社會學過去以致力的社會化概念我們省社會主義的最後一課。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作者以無比的勇氣,虔誠無畏地面對死亡,寫下人生回顧、思想、學術與宗教的珠璣語,波斯深夜的星光,閃耀智慧的光點,令人思維一亮。我們看到一位深具人生睿智的學者,在生命的盡頭,卻能夠以清晰的思辨,持續反省回顧他的人生歷程,這就是他留後人的最大禮物。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 一直以來都把社會正義的現實性和可能性緊急啟動關注,而他本身對於理念的身體力行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命若星塵》雖然不是學術文體,但仍表現出萊特一貫的勵志寫作風格:真誠、善用隱喻比喻書中,「生死、幸福、愛」這些並非與真實的烏托邦無涉,卻漸漸見於社會科學的狀態,四面八方看到以萊特充滿巧思的方式刻畫。 ——黃上銥(社科圖書編輯、《理解梯級》責任編輯) ★ 艾瑞克已離開世三年多,但還是不時會在靈光乍現的記憶中、現身。所謂「在場」,就是存在於此時此地(此時此地)。相對地,「缺席」,即是存在的狀態。艾瑞克已宇宙歸隊,但他的身影卻雄辯式地、音容幻在地在場。缺席的在場,在場的缺席。 ——黃崇憲(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人類的生命是既瘋狂又產生了引人注目的現象:某些元素在概念和超新星爆炸的中心醞釀,並在宇宙中最終噴湧而出。這些元素聚集在一起,成為以中心型為中心的小行星;然後,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這些「星塵」成為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複雜體。分子,我們稱之為生命。又數十億年過去,這些複製的分子結合成為更複雜的自我形態,進化成能感知、甚而具有意識的生物體,最後甚至覺察到了意識——至此,星塵變成了有意識的生命物質,覺知自己的存在。而隨之而來的,是對死亡的感知。 凡此種種,最非凡而美妙的事物是活著的,並且認識到自己是活著的。宇宙中的大多數物質既沒有生命也沒有意識。我作為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不會復,但與我正存在的生命事實相比,視野微不足道。我並不覺得從此有了我存在的意義;正是這一點使得意義成為可能。 」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