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餘英時回憶錄(讀道社)

餘英時回憶錄(讀道社)

餘英時

讀道社

庫存不足:剩餘 5 件

定價 $33.00
定價 售價 $33.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餘英時回憶錄》是華語圖書中的經典之作。這本書全面呈現了余英時先生從成長求學成為史學大家的心路歷程,幾經轉折,其過程與時代變亂相關聯,總計看到可以一個「知識人」的生命脈絡及其與這是當代難得一見的、最重要的學人心史,更是一本適合年輕人讀的《思想啟蒙書》。從被訪談到貴賓執筆成書,餘先生歷十二寒暑,成書之不易與下筆之慎重,可見一斑。

本書由台灣允晨文化繁體版授權而來,是全球首次出版、發行簡體中文版。全書內容和台版沒有區別,只是在書後增加了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先生《開往普林斯頓的慢車》一文作為“後記”,讓更多讀者了解這本書的出版背景。他感動:「接下來我還要再做書才能抵這樣的巔峰嗎?」「出版是一種標誌」只是希望自己堅持在佩戴上,不要掉隊太遠,而這本《餘英時回憶錄》就是捍衛馬拉鬆的聖杯,我想我再跑一子才危險。 」「一直以來我都是平凡的人,只有當我有機會做到不凡的書時,我才把它出版了這份神聖的工作,同時也照亮了我。 」

從三、七年抗日開始到今天,是中國現代經歷變亂最令人震撼的一段時期。我深切感到:如何將這段特殊歷史階段的重大預告在訪談稿件中呈現出來,其意義遠大於回顧我個人生命史的發展。人的世界互異而各有不同,這是必然的。我一生都在研究和教學中渡過,因此回憶也只能在學術、思想和文化的領域內馳騁。不用說,我所經歷的世界變化也是透過這個特殊領域得來的。我希望我對這一段歷史流變的認知能略有助益。同時我也相信,一定會有和我同代的其他學人,以不同的方式留下他們的。回憶這樣的回憶越多越好,互證可以所同、互校所異。出版這篇「回憶錄」的另一個動機:拋磚引玉,激起更多學人追憶往事的興趣。如果允許我再有一個奢望,我想:我在《回憶錄》中記述的個人學思歷程,無論得失如何,或許可以獻給新一代求學的朋友們,作為一種參考。
——餘英時

作者簡介

餘英時,祖籍安徽潛山,1930年生。燕京大學肄業,香港新亞書第一屆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從國學大師錢穆和當代漢學泰斗楊聯升。 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校長、中文大學副校長、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 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學院聘任學校講座教授榮退。

2006年獲得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獎”,第一屆唐獎得主。著有《歷史與思想》(1976)、《論戴震與章學誠》( 1976)、《紅樓夢的兩個世界》(1978)、《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1980)、《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1984)、《中國近代宗教倫理與移植精神》(1984)、中國近代宗教倫理與移植精神11 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批判》(1987)、《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1995)、《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1998)、《朱熹的歷史世界》(2003)、《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2004)、《中國文化史通釋》(2010)、《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2011)、《方以智晚節考》(2012)、《論天人之際》(2014)等多種。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