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出走以後(讀道)
娜拉出走以後(讀道)
秦暉
讀道社
庫存不足:剩餘 4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1923年,魯迅發表重大社會議題演講「娜拉走後怎樣」。一個世紀以來,中國「娜拉們」走過了怎樣的歷程?
捲入革命的“娜拉”:為追求婚姻自由、個性解放而走出家門、走向社會的“娜拉”,確實實現了擺脫家庭束縛、父母包辦的勝利,進而投身“革命大熔爐”,卻成為“惠安女”與“鐵姑娘”,成為“國家的良母、民族的賢妻”…
改革年代的“娜拉”: “父母包辦”、“買賣婚姻”、“嚴打”、嚴懲“女流氓”、“拐賣”惡潮遏制難……打破“父權制”,是否會導致“貧困”?拐賣婦女的盛行,是因為改革後復闢的「貧窮」? “資產階級的精神污染”,需要動用“道德警察”來維護“父權制”嗎?
作為生育機器的「娜拉」:在暴力計生的政策下,人口結構形成、性比例人為失衡,出現「三千萬光棍」與「拐賣婦女」潮。一方想生育而被強力行阻止,要么不想生育而強制生育,暴力計生、暴力一周化為何直接破壞性地侵犯了人權和女權?
在人權、父權與王權之間,「娜拉」之路到底如何選擇?
「女權」的災星是「男權」嗎?什麼才是婦女解放的「真問題」?
著名學者秦暉強調“主義可拿來,問題須土產”,系統回顧中國女權主義在“問題”上百年坎坷。他敏銳洞察不同國家之間女權問題的異同、指出其中的「誤置」問題。他認為,沒有人權,談女權?女權「真問題」首先是解放極權,不是平整「男權」;是解放「大社區」的束縛,不是解放「小社區」。
中國女權主義者在共情西方「Me Too」運動的同時,更需要向西方女性主義介紹這一切,有責任讓她們也(她們也)知道我們中國女性特有的,使不平等也能共情於中國女性——這就是她們。
作者簡介
秦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榮休),博士生指導教授。著有《南非的啟示》《共同的底線》《田園詩與狂想曲》《傳統十論》《走出帝制》《秦漢史講義》等。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