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2
甲骨文字研究*
甲骨文字研究*
郭沫若
無庫存
定價
$99.00
定價
售價
$99.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出版時間:1976年
《甲骨文字研究》中國現代古文字學家、史學家郭沫若(1892—1978)研究甲骨文的第一本論文集。本書於1931年初版於上海。本書的基本內容是對商代甲骨文作文字的考釋,也是對甲骨材料本身體的其他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本書各篇的冩作,是作者1928年旅日本時期。甲骨文發現於1899年,郭沫若進行甲骨文字考釋時,學術界對甲骨文的研究才剛開始,所能認識的字不多。在書中對甲骨文中的祖、妣、臣、宰、耤、勿、和、朋、歲、甲、易日、鏝黽、五十、七十、幹支字等進行了考釋。作者在釋字的同時,更著力於對由此字反映的社會史事進行探討,如在《釋祖妣》文中,提出甲骨文字的祖、妣二字,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形,古人稱父之父為祖,父之母為妣,是一種生殖崇拜,反映了古代社會存在母權制的歷史遺跡。不雅訓,卻是對古代社會史實踐所作的合於科學的解釋。在《釋臣宰》文中,提出「臣」字的構形為豎目,因為臣的身份是奴隸的冩照。人首低則目豎,故用豎目來表示屈服於他人的這類人。宰字像一人在屋下執事,其必為罪人,其身分亦猶臣。臣宰本是亡國者中,甘願歸順者,故既宰治其同族,相沿既久,則凡治人者皆稱臣宰。在對甲骨材料本身的研究方面,有關於甲骨斷片的綴合,卜辭殘辭互相補足其文義,文字缺刻筆劃的舉例,甲骨文時代區分的提出等,都是最優秀的甲骨文本身的研究。本書作者是為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史而從事甲骨文的研究,透過對已識、未識的甲骨文字的闡釋,來殷代的生產方式、生產關係和前沿,開創了為探討社會的實踐和研究古文字的道路,對後世甲骨文和古文字的研究產生必然的影響。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