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在四川*
赵紫阳在四川*
蔡文斌主编
新世纪
低库存:剩余 5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本书主编
蔡文彬,1942年9月2日出生于河南省许昌县艾庄回族自治乡蔡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63年从河南省许昌县高中毕业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1966年参加「文革」,是四川省学生造1968年5月起任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之一、9月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68年12月毕业分配到电子工业部成都国营784厂任技术员。197 3年5月兼任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1977年12月继续担任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委员。1978年5月根据赵紫阳的建议,中共四川省委决定蔡文彬带职下派到四川省邛崃县担任县委副书记。1984年2月调四川省体制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任研究员,从事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工作。1989年辞职日记民办高校——四川天一学院和民营企业——成都天一集团公司(现四川天一集团公司),任西藏、董事长。
封底文字
眼前这五十多篇,不是词章家的笔墨,也不是旁观者的咏叹,都是过来人的心血。
——原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鲍彤这本书的成就,已经超越了编者和作者最初的设定。它的根基在于求实,它的价值超越回忆。一切愿意了解中国改革的起源的人,然决不应该错过这本书;而一切希冀能够对未来中国有所展望的人,也同样不能忽视本书。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政治系教授吴国光「文革」使赵紫阳第一次大彻大悟,是他走上改革之路的起点!「四六」使赵紫阳第二次大彻大悟,是他的思想从体制内再改革升华到走民主宪政之路的起点!赵紫阳使我完成了从建设反派到改革派到民主宪政派的思想转变。
——主编蔡文彬在四川历任省委书记中,赵紫阳是最受干部和群众拥护和爱戴的。赵紫阳是全国七十年代发展在农村和城市的农业、工业、商业、财贸、金融、科技等领域中参与全面改革探索的唯一一位省委书记。他是共产党内唯一的经过“六四”枪声而彻底觉醒,其思想体制从内向改革走向民主宪政道路的领导人。
——主编 蔡文彬
目录
鲍彤:序
吴国光:导言
新政举要
李欲晓:杜星垣评赵紫阳王能典 杨忠好:四川农民怀念紫阳常光南:回忆广汉改革向嘉贵:四川扩大企业自主权专题纪实林凌:赵紫阳领导改革纪略杨四川多吉:一个民族干部心中的赵紫阳陈焕仁:顶住政治压力,成功防震抗震蔡文彬:赵紫阳叫我搞改革
兴革大端
辛文:赵紫阳在我心中最高的孙志强:他一切为群众着想为社会着想周颐:岁月沧桑忆紫阳卫广平:他打开了整个禁区冯振伍:“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赵文欣:「要吃粮,找紫阳」
周裕德:从紫阳五下溪蓬到全县包产到户黄新钰:我亲历两件大事:撤销人民公社和发展乡镇企业朱钟麟:赵紫阳心里农业和农民最重阳治国:农民有赚他高兴今年张新琴:他启动了四川牧业的改革陈力:一项改革建议的提出和采纳郑青:紫阳同志对集体经济权益的保护袁文平:赵紫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范少端:他是老百姓的领路人
轶事记详
孙振:关于赵紫阳的三篇文章雷新干:赵紫阳的工作作风与人格魅力陈随记:紫阳作风五记李炽昌:求真务实的作风给我留下永远的记忆途:追踪紫阳卢子贵:滴水映紫阳章均权:闲说紫阳熊清泉:回忆赵紫阳在四川工作的点点滴滴张兴来:赵紫阳五下安岳罗毅:小乡长三顶赵紫阳钟光林:注重实际 关心基层陈庆福:他说农民没有积极性什么事情都办不好高未龙:川西平原留着紫阳的足迹胡懋洲:紫阳关心化肥生产段维义:两件往事杨志诚:他已经很顺利了陈述泉:紫阳不是墙头草陈墨:赵紫阳救了我季怡:小事三则雷新干:三探紫阳话桑麻胡作成:他在大邑向全川人民告别杨达明:同紫阳忆旧聊天陈文书:看望在金牛宾馆休息的赵紫阳黄留福:陪下台的紫阳上山许秉阳:接待软禁中的赵紫阳高占廷:怀念紫阳这样的清官李玉高:紫阳川以后……
战友深情
刘树凡:回忆赵紫阳和鲁大东的助理陈文书:杜心源智护赵紫阳郭晓黎:风雨故人情
文献拾遗
范少端:赵紫阳的一次讲话杨达明:记赵紫阳江报表与县委书记的谈话
要事系年
张继禄 章玉钧:赵紫阳履职四川大事专辑要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