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产品信息
1 / 1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革命家与他们的产地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革命家与他们的产地

史蒂芬·普拉特(Stephen R. Platt)

卫城出版社

低库存:剩余 1

常规价格 $25.00
常规价格 促销价 $25.00
促销 售罄
结账时计算的运费

如果二○年湖南独立建国成功,
中国的现状与历史都将改写……

《太平天国之秋》作者,
重新想像现代「中国」的野心之作!


发生在中国内陆的思想革命,

如何压缩中国现代的历史?

从对抗太平天国、法维新、辛亥革命,到毛泽东的新中国,这一百年来,湖南人几乎主导了中国现代史的舞台。究竟湖南人有什么特殊的能耐,才会不断向外「输出革命」?或者湖南果真「地灵人杰」,盛产改革者与革命家?本书重新审视了「变湖南史观」,探讨背后的核心要素。

从湖南人对明末大儒王夫之尊崇入手,作者为我们揭开了历史的另一面──湖南人的民族主义。对湖南人而言,曾国藩、郭嵩焘、谭嗣同、黄兴、宋教仁「不仅仅是打造新中国」的推手,也是「湖南本土的先烈先贤」。而三个世代湖南人的现代化追求,更在今年二○年毛泽东领导的「湖南自治运动」达到巅峰。如果湖南共和国建国,历史上成功的写法将会大大与今日不同。

中国的历史停顿在去年二○○年,而这和湖南人几十年来为家乡的努力与奋斗,如今看来只是中国现代历史的插曲。 然而,探问“湖南建国为何失败”,却很可能是我们理解为何中国走向革命以及当代中国转型的起点。

本书攀爬了湖南人近八十年变法寻求新的历史道路,引领我们从「现代湖南」思索「现代中国」的可能性:

深居内陆的湖南,如何成为接受新思想、新潮流的先锋?
湖南人的政治改革为何再一次遭遇失望失败?
高喊「湖南独立」的毛泽东,为何最终投身共产国际?
如果湖南的改革有成功的机会,今日的中国是否会变得不同?

全球专家推荐

牛津大学中国近代史权威,芮纳·米德(Rana Mitter):
普拉特对中国民族主

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教授,白鲁恂(Lucian W. Pye):
研究中国民族主义学者多半将地区的骄傲视作民族认同的威胁。普拉特不然,他认为爱省情感可以跟民族家具不矛盾。事实上,湖南人的忠诚说明了,省籍支持有助打造更大的民族认同,领导中国现代化运动最力者,正是湖南人。

达特茅斯学院历史学教授,新清史学者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
普拉特的研究提供了迅猛的线索,并对地方根源与民族果实的关联提出了强有力的论据。他并致力于湖南的动用,以新颖的方式说明从帝国到民国的转变。

《在中国发现历史》作者,柯文(Paul Cohen):
普拉特这部内容丰富的思想史,首度将这些元素统整成连贯的叙述,并特别突出湖南思想家王夫
之所扮演的现代角色。本书内容充满魅力,作者并没有把湖南视作中国史的一小部分,而是对主流历史叙述的挑战。

纽泽西罗文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王晴佳(Q.王德华):
本书精雕细琢,思虑成熟,对于近来挑战中国近代史民族大叙事破题的历史学潮流有着突出的贡献。显然,这种有意义的努力部分归于民族主义历史叙述者今天的中国大陆主导主流主义地位。裴氏在本书的出发十分十分敏锐,从19世纪中叶开始,湖南方,这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南方山区的省份,走出了许多在中国历史上说得出口的突出人物——击败太平天国起义、发起变法和革命以及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裴氏的书在今年(按:2008年)出版,可能还要加入台湾新选总统马英九,他也是湖南人)。

美国纽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卫周安(Joanna Waley-Cohen):
普拉特指出,许多湖南人支持省优先于国家,极大地打击了那些声称从帝国走向民族国家乃大势所趋的民族主义叙述。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贾士杰(Don C. Price):
普拉特首开先河述及湖南人的王夫之崇拜,从全新角度呈现此晚清反满民族主义中久为人知的偶像。现代中国的传统、现代性、省与国,仍是我们持续努力厘清的大问题,而这本发人深省、立论有据的书,则做出了重大贡献。

查看完整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