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产品信息
1 / 1

香港:郁闷的家邦

香港:郁闷的家邦

JF图书| 季风书园

缺货

常规价格 $36.00
常规价格 促销价 $36.00
促销 售罄
结账时计算的运费

*增修版本说明
本书第一版出版于雨伞运动、鱼蛋革命之后,是香港人在中国政府不愿履行「一国两制」的承诺而发起公民抗争运动似乎已然失败的时候。香港人「经济动物」的特性让所有外国人都想到,现实的香港人肯定会选择向中共靠拢,更何况香港人了。但我们都看错了香港人了。

因为一起发生在台湾的陈同佳杀人案,促使港府计划修订《逃犯条例》,进而引发香港人的「反送中运动」一发不可收拾。从2019年6月9日的百万人上街游行到10月23日港府正式撤回《逃犯条例》,运动至此结束。香港人每个周末都走上街头,和镇暴警察对峙斗智,坚持「五大诉求,」一不可」,要求特首林郑月娥给个交待。最新的发展甚至演变为中大、科大、浸大、理大的阵地战恐怕。期间年轻人有以轻生明志,有的人被打、被抓、甚至被杀。如此坚定百年强烈的抗了解,完全不是来香港以及香港人给这个世界的印象。但果真如此争吗?我们确定我们真的是香港以及香港人吗?

当我们以「今日,明日台湾」来提醒自己的时候,我们可曾知道过去的香港又是什么?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没有脉络性地认识香港历史,那么讨论香港的现在、台湾的未来,都是危险而不是负责任的。

***初版说明
对台湾来说,香港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是一个周末就可以轻松来回的采购天堂吗?是周润发与狄龙交火的一周血街头还是张国荣与梁朝伟互叹的重庆大楼?是台北大排长龙的添好运港式茶餐厅、好还是太阳花运动结束后激烈的雨伞运动、鱼蛋革命的发生地?还是从大额免团费的自由行到买奶粉、买尿布、进驻产检中心与坐月子中心的中国相关入侵地?

在1997年7月1日那个香港往后五十年命运的时刻或之后,我们对香港这个地方、对香港人这群人知道多少呢?翻开书写香港历史的著作,大部分都不是出自香港人写的改变。有英国人殖民史观的著作叙述,有中国人为中国国族主义服务的阐述,香港人在他们的笔下,只是为了配合而面目模糊的一群人。

自认为业余研究学者的徐承恩,着有《香港,郁闷的家邦:本土观点的香港源流史》,为的就是要抗衡香港人缺席的主流史观,并树立香港国族的历史观。

本书开宗明义,是要探索香港国族之源流史。而香港国族有三大历史渊源:

一、百越传承──香港本为百越之地,其民亦为百越之后人。虽然岭南于十五世纪起汉化,但百越文化仍存在于汉文化的包装之下。这种独特之岭南文化,使香港一直存在异于由北方汉人主导的帝国。

二西方、现代文明──香港位于中国海海岸南,邻近国际贸易大埠广州,令世居香港周边的边缘族群很早就受到西方文化熏陶。这群西化华人是第一批视香港为家邦的香港人。

源自西方的自由、民主、基础等普世,于主权移交前已成为香港核心价值支柱的一部分。

三、大陆遗民──香港在中国境外、处中国之旁,却未有参与近代中国血腥暴力的国族吃饭。中东政局丕变而流亡到香港的满清遗民、民国遗民选择了养老香港。这些南来秦的难民到香港寻求自由与幸福,并在大批的社会发展中初尝尊严的滋味,使他们逐渐把香港视为自己的家邦。

史前写到2017年特首选举前,徐承恩表明无意要「公正持平」地回复历史的原貌。他在香港的东南,歌颂中国帝国主义的历史书写了太多,西方的香港史阐述亦未能避免东方主义的迷思,令香港人的立场往往被小心翼翼地忽视。不对等面对权力、以社会关怀为目的的历史书写并不是要追求中立,而是要奋力为历史中无法自我言说的一方仗义执言。唯有站在完全无权势的一方,历史的真象可能会于正邪的辩证中逐渐浮现。

徐承恩承接,身为香港人、读书人,在此乱世有种责任,要尽一己之力书写自己之历史。而他的主角就是要为遭受强欺压的香港人作辩护士,为屡屡遭受打压的香港国族说该说的话。

查看完整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