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制造出玻璃心世代?:本世纪最大规模的心理危机,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让下一代变得脆弱、反智、反民主
我们制造出玻璃心世代?:本世纪最大规模的心理危机,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让下一代变得脆弱、反智、反民主
强纳森‧海德特、葛瑞格‧路加诺夫
麦田
缺货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这是人人为了正义出征的年代,也是饱受忧郁忧虑那么苦苦的年代,差别只在于:你是为自己讨回公道的受害者吗?还是起源于自取的加害者?而无论何者,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安全有可危,个人权利有所下降,当教育方针不断暗示人们“你很脆弱”时,我们正亲手将下一代推向毁灭之路亚马逊网站4.7颗星深表哀悼!史迪芬·平克(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彭博(前纽约市长)│重磅推荐2018年《彭博商业周刊》年度好书 ▎2018年《纽约时报》最值得关注的100本书 ▎2018年「美国公共广播电台」年度推荐书单 ▎2018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非虚构类决选 ▎《商业周刊》1674期书摘专栏为什么在崇尚民主自由风气的美国大学校园里,「走出同温层」成了最危险的事? ★「脆弱」的错误:杀不死你的,让你更脆弱(╳) ★「情绪推理」的错误:永远相信自己的感觉(╳) ★「我们」VS「他们」的谬误:人生是好人与坏人的战争(╳) ▶「脆弱」的谬误让人们误以为应该要注意受挫的风险,一切「安全至上」,情绪上的安全感; ▶「情绪推理」的谬误引导我们敏捷反应正义情绪,非理性正义,因果因果回环; ▶「我们」VS「他们」的谬误则把人分成「我们」与「敌人」,而「我们」才是唯一的正义。当民众对立、民粹崛起、假新闻纷至、大型社会冲突不断发生时, 「三大谬误」取代了理性思维,「安全至上主义」成为内在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全国性的青少年情绪疾患比例日益集中,新高新世代人类如何重新打造强大的心理素质? ╱╱╱╱╱╱╱╱╱╱╱╱╱╱╱╱╱╱╱╱╱╱╱╱╱╱╱╱╱╱ 2017年,柏克莱大学校园爆发左派学生对右派演讲者的演讲抗议,1500名抗议者涌入,引发流血暴动;同年的夏绿蒂镇事件里,一名年轻的白人至上主义者驱动冲进左翼团体、少数族裔列连的示威群众中,当场追悼一名抗议者,十九人受伤。 早在近几年前,三大谬误便已为庞大的玻璃心世代埋下,逐渐在美国人的日常与教养经验里生根。 如今,它们更加激化了社群中与猎巫文化的批斗,使公共事务讨论难以进行,在特朗普选举后,这样的现象日趋严重,仇恨四起,连带恐吓校园冲突。这本书乃美国最权威性的社会学家强纳森‧海德特偕同宪法第一修正案专家葛瑞格‧路加诺夫振聋发聩之作,他们指出,安全至上与过度保护主义正统美国高等教育以及他们最严重的民主,腐蚀了自由的根基,甚至催化了极端民粹。对此,两位作者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包括道德心理学、行为认知疗法(CBT)与恐吓自由等相关学说,探讨了自2013年以来,美国的多起重大校园事件与高社经地位父母教养方式改变、社群媒体关系崛起、特朗普上任等之间的交互变化,抽丝剥茧地检视了近年来新世代人类心理国家以及未来面貌的走向,并提出了重要的建言。在第一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自2013年起席卷大学校园的「安全」文化,并说明如何学习犯三大错误。除此之外,这部分还介绍了行为认知疗法(CBT)的关键概念,指出CBT模式如何改善批判思考技巧、销抵重大谬误的不良心理后果。 第二部分是三大谬误造成的不良实例,并从社会学角度猎讨论巫和校园暴力。作者解释,由于大学的核心使命是教育和研究,若因立场相左而拒绝沟通讨论,将导致大学功能失灵。本部分亦检视了美国大学中逐渐增加的罢邀演讲者、窒声文化,探讨新流行的「意识形态即暴力」观念,并解释观念这种为何危害学生心理健康。在第三部分,两位作者剖析了从2013年到2017年的大学变化成因,并以六条线索逐步推进: (1)美国政治倾向向两大部分,党派对兴起;(2)罹患焦虑症和忧郁症的青少年增加,学生因此更自认需要获得保护,更容易接受三大谬误;(3)家长教养方式改变。虽然童年时期趋于趋于安全,但犯罪事件的比例却被媒体放大,侵犯家长与孩童的恐惧;(4)基于上述恐惧,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儿童缺乏自由游戏和不受监管地冒险的机会,但若要长成共建自我管理的成人,儿童必须具备这两种经验;(5)校园行政管理组织扩大,保护学生的任务无限纲上;(6)人民追求正义的热情诉求高涨,但对正义的定义与看法却与以往有所不同,甚至不惜诉诸暴力。 在第四部分,作者对家长和老师提出建议,希望他们能依此教育出更多智慧、更坚定也更独立的新世代。同时,他们也对大学教授、学校管理阶层和大学生提出忠告,他们建议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人无所不知不会或犯错,所以评估新观念对认识世界很重要。然而,虽然大学应该开放辩论的论坛,他们却逐渐出现了教条主义和不宽容的风评。路加诺夫和海德特都是杰出的自由拥护者,对于大学生长什么问题,还有我们有大学维系的最高理想,提出了他们深刻的分析。」 ——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哈佛大学教授,《启再蒙的年代》、《语言本能年代》 「不接受不同观点的现象增加,不仅是大学校园浮现的挑战,也是我国政治论述麦克面临的考验。民主制度要求我们了解现况如何、原因何在——这样才能找到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读《为什么我们制造出玻璃心世代?》是很好的起点。」——·彭博(Michael Bloomberg),彭博有限企业及彭博慈善基金会回顾人,纽约市第一〇八届峰会「人在社会里的不能摆脱理性科学分析的力量。请以本书为镜,正视美国逐渐软弱的事实,并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奈尔·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海顿天象馆(Hayden)天文馆)馆长,《宇宙必修课:给大忙人的天文物理学入门攻略》作者「路加诺夫和海德特解释了『强化家长』现象及其危险——过度保护如何放大孩子的恐惧,让他们变得更容易管理自己生活的成人。为了成长壮大,孩子必须接受考验、承受压力——包括面对不同观点的挑战。」——苏珊·麦可丹尼尔(Susan McDaniel),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教授,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会长 「如果要让不同背景的人成为真理的追求者、维护民主的者,我们这个国家应该做得比较好?在《为什么我们制造出玻璃心世代?》里,路加诺夫和海德特认真分析了这一由来已久的挑战,检讨了今天的这个问题书中作者正确指出了推动进步必备的德行和智慧实践,书中也体现了这些德行和智慧。路加诺夫和海德特不仅以身作则,还提出了金玉良言,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我们。 ——康乃尔·韦斯特(Cornel West),美国当代时尚,哈佛大学教授,《民主很重要》(Democracy Matters)作者;以及罗伯·P·乔治(Robert P.乔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着有《良知其敌人》(Conscience and It Enemies)作者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