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苗青菜花黄
麦苗青菜花黄
东夫
香港田园供书
低库存:剩余 7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这是一部传世之作。
东夫这本《麦苗青菜花黄--大饥荒川西纪实》近似川西平原温江地区作为他描述的对象,极富典型意义。川西平原历来被称为天府之国,大跃进的号角就是在这里的成都会议上吹响的,四川又是大跃进-大饥荒的重灾区,四川饿死人是全国最多的。作者本人就生于温江,长于成都,属于老三届一代,当过知青,当过兵,对四川的大跃进——大饥荒期间刻骨铭心的感受和记忆,早在文革期间就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关切。作者的父亲是老干部,在四川长期从事经济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四川大跃进期间的相关对事都非常熟悉。
《麦苗青菜花黄》这本书史料丰富翔实。为了写这本书,作者收集了包括数百万字历史档案的大量史料,采访了数以百计的亲身经历那段历史上的群众和群众。其中一些重要的部分,因为和作者本来就熟悉,或者者和作者的父亲是旧交,故而对作者可以推心置腹,无话不谈。另外,作者酝酿写这本书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所以很多重要的配方还健在。这使得这本书在拥有史料方面具有其他人(包括后来的人)难以企及的优势。
《麦苗青菜花黄》一书的写作风格自成一体。作者笔触所及,上自中央大政,下至基层所为;上至“伟大领袖”的指点江山,天马行空,下至省、地、县、社、队高层干部的干部所为,以及黎民百姓的动荡命运;不但也写到政治、经济,也写到文化与社会生活,包括社会形态,一般人的精神风貌,生活习俗,以及歌曲民谣、民间的顺口溜和牢骚怪话,等等。
大饥荒的荒唐与惨烈,不要说没经历过的人觉得匪夷所思,就连亲身经历过的人在时过境迁之后也常觉得不可理喻。《麦苗青菜花黄》这本书是描述性的,不是理论性的。作者很少在书但从他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刻的理性思考和精辟的洞察力。作者对叙述的理解惯例,从而使读者听完故事之余,也理解了很多原本感觉难以理解的问题。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