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共和崩溃
1927:共和崩溃
余杰
香港田园供书
低库存:剩余 4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跳脱钦定史观与统治台湾,「去国民党化」的近代中国史!
转向历史的关键年代,百年中国的兴衰逆转!
在国民党以国家机器推动的前教育里,1927年因为「北伐」与「清党」的成功而被视为奠定过去中华民国迈向繁荣富强的关键一年,只是这个充满希望的历史进程叛却不幸被后来的日本侵华与中共乱给打断。然而,余杰在前作《1927:民国之死》中丰富的史料、翔实的转型被国民党扭曲的史实,指出「北伐」改造的北洋政府不仅合法,而且多有树建,而「清党」的血腥屠杀更摧毁了国民党内所剩无几的理性良知,中国的未来也江河日下……
在《1927:共和崩溃》中,余杰再次回顾了对25个精彩的民国人物生平事迹的极端事件,进一步引出了这个关键年代的政治、社会与思想脉络。在1927年,我们看到:
★「百年中国唯一的东方家」顾维钧,虽然不属于任何北洋派系,但却选择在北洋即将崩溃之际担任「署理总理」并兼任东方总长,只为了「保证政府根据宪法使国家事务进行」。
★陈独秀遭遇「武汉分共」的打击,仓皇逃命,也丧失了在共产党内的地位,甚至他的两个儿子也陷入追杀。这一年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从意气风发的北大文学院Ping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沦为「共头领」。
★邓小平于1927年当上中共中央党部信仰,在其权力之路上迈出关键的一步。
★「云南王」龙云在连续多场九死一生的政争中,结束云南的内战,展开他长达18年的统治,并积极推动云南的现代化,其中「西南联大」与「滇缅公路」的建设影响未来甚巨。
★「奉天总领事」吉田茂已经准确看出「高层最优秀的中国人也缺乏共和的意识和素质,中国无法维持民主制度和共和政府」。日本战败后他出任关系,以「轻型军备、重视经济、日美意识形态」的「吉田路线」领导日本复兴,使中国与日本踏上完全不同的历史路径。
★第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南京事件」中受到仇外、反西方的国民革命军追杀,赶转逃往日本长崎。因此她对国民党与蒋介石采取了批判的态度。于是,在历史上第一个与中国有关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国民党政府明令驻瑞典大使不得出席,一如中共在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
除人物之外,本书分别从25位共和的守护者、政权的颠覆者、动刀枪手、时代的开风气者、民族的寻路者、与外界的上述异域人物等六种角度,透视民国终结的真相。内容广泛多元,刻画人物精彩童话,是深入了解民国历史与国共兴衰不可多得的读本。
名人推荐
专文推荐:
李福钟(台湾政大史研究所副教授)、潘光哲(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兼胡适纪念馆主任)
联合推荐:
林泉忠(中研院近史所前副研究员)、胡川安(「故事」网站主编、中央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陈进金(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薛化元(政大历史系教授)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