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
落地
哈金
时代文化
低库存:剩余 1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命运会把你散落到地上,现在你有了自由和平等,可以重新做人,但做那样的事就完全凭个人的生命力了。」──哈金
落地,并不等于生根。
哈金刻划美国华人移民生活的短篇小说集。
世界上无数坚忍、寻找家园之人的故事。美国梦所带来的负担,未必比中国的行李更沉。
《落地》写的是移民故事。全书背景发生在2000年左右的法拉盛,纽约的新中国城,像一个中国移民社会的缩影。故事的灵感有些来自新闻事件,作家把新闻变成有骨有肉、笑泪融合的文学,使之永恒。哈金在书中深刻描绘了移民生活的光谱以及每日的挣扎──生活中的片刻与瞬间,男女神气活现的脸孔。其实,移民者的家乡都失落了,家乡就在眼前,却有着某种渴望;在中国尤其明显。所谓的思乡,就像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往往是爱着自己的爱情本身。
「《落地》中许多篇章都显见哈金是写孤独的高手。这种孤独是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比中国文学中的隐者少了点恬适,但却多了勇气。这种精神是美国文学的重要传统。」──颜择雅
《落地》十周年纪念新版
特别收录作者新版序、颜择雅专文导读。
「读(哈金)就像谈恋爱:你经历了焦虑、深沉的自觉,对世界有不舒服的感受,然而又算某种乐趣……哈金其他最好的写实作家一样,把隐藏情感的文字力量放在最白描的字句中。」──《跟纽约客》
「不容错过……完美的作品写成、优雅、可执行,却始终准确的短篇集……《落地》传达出移民生活每日所面临的困境,以及重新来过之后最终会希望。」──《亚洲书评充满》
「哈金继续以他卓越的技巧探索移民冲突……这本小说集从整体来赞扬移民者的弹性:有勇气拥抱不幸、跌倒,再爬起来继续走向更光明的未来。」──《洛杉矶时报》
【内容说明】
在纽约的新中国城法拉盛,每天发生大量的小事,哈金以小说家的眼光看待这些华裔移民如何过刻生活,以及在生活中挣扎中片瞬间的人性之美与丑,为我们创作出不只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更整张浮世绘般的画轴,流动在我们眼前的,包括孤寂的作曲家在其猿养的梧桐鸣声中得到安慰;有丈夫因为女儿不他而怀疑美人妻子有外遇,委托侦信调查;有两名孩子希望改名以便成为美国人,却伤了华裔祖父母的心;有夹在婆婆关系关系之间的先生,做出令人惊讶的协调关系之举;有被雇主占便宜的看护,勇敢为自己发声;有偷偷爱上打工妓女的华裔青年;还有在纽约寺庙打工的和尚被住持欠薪不满而跳楼自杀,又因武功了得「落地」不死,反而得到了真正的新美国生活……
这些中国移民在新国家提供的社会与经济的新自由中遭遇困境时,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在故国时选择隐忍吞声,或等待国家的下一步指令,他们的内心已然蠢蠢欲动渴望突破眼前的困境,自己做「选择」,自己为命运负责──纵使离乡使人思乡,却是改变的命运开端。
「不管你曾经有多么辉煌,你都必须跟别人一样从头做起。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移民经验的本质。」哈金在这本催酿了无数的移民小说集中,所承载的海外华人生活充满艰难与辛酸。包含着思乡之情,也逼迫有于现实的无奈,这部久违的短小说集既真实感人又富戏剧性,出版后获得读者热烈的回响。
【作者简介】
哈金
本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捕获五年。在校主攻英美文学,1982年毕业黑龙江大学英语系,1984年获山东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赴美留学,并于1992年获布兰戴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学位。2014年获选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四年级院士。曾在美国大学任教。
着有三本诗集:《沉默之间》(Between Silence)、《面对遮蔽》(Facing Shadows)和《残骸》(Wreckage)。论文集《在他乡写作》(The Writer as Migrant)。2011年开始在台湾陆续出版中文诗集包括《错过的时光》、《另一个空间》、《路上的家园》。
另外有四本短篇小说集:《光天化日》、《新郎》、《好兵》,和《落地》。
八部长篇小说:《蓄水池》、《等待》、《战废品》、《疯狂》、《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矛盾指南》、《折腾到底》。
短篇小说集《好兵》获1997年「美国笔会/海明威奖」。《新郎》一书获两项奖项:亚裔美国文学奖,及The Townsend长篇小说篇《等待》获得了199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2000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为中部同时获得这两名美国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入围了普立兹文学奖。该书已译成三十多国语言出版。《战废品》则相当于2004年《纽约时报》十大好书、「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入围2005年普立兹奖。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