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从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签名本)*
马克思:从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签名本)*
陈宜中
联经
低库存:剩余 3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马克思·马克思
论分析必然影响世界的革命政治思想发展脉络
「在作者耶稣之外,马克思是 20 世纪最恐怖的被引用的,没有之一。」
1818年,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于莱茵兰的古城特里尔。这位最初立志成为诗人的男子,就是20世纪一股巨大的革命力量、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卡尔.马克思。
研究伟大思想家的重磅之作
费时数年,学者陈宜中个人着作,结合政治理论与思想史研究,紧扣动荡时代背景、思潮洪流,更完整地解析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剖析其重要概念起源、演变,攀梳形塑这一伟大思想家思想的重大袭击。
马克思如何成为马克思
从马克思主义辩论露头角开始写起,书中详细阐述了青年黑格尔为何是思想的重要依托,论与时代思潮与思想家,如:青年黑格尔派、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如鲍威尔、费尔巴哈、恩格斯等人错综交缠的思维碰撞、对接,并明晰马克思重要的无产阶级革命论派,其在1843-1844年之间如何产生?他如何在1844年转向共产╱社会主义,又为何于1848年德国革命时力主缔建民主共和国?革命失败后,他转怎样投入政治经济学批判、积极介入国际工人协会运作?从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卷第一卷,继马克思晚期的革命思想变化,及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本书提出了一套别开生面的整合性分析。
20世纪之最
说是20世纪最广泛传播的思想家,马克思当之无愧。他的思想在德国社会民党、苏共、中共等政治力量的强大宇宙下,或产生不同的涵义,或扭曲变形,甚至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推上教主或门神的高位,但在实践探索中,会发现这些高度政治化的刻板印象多是「后真相」或「另一类事实」。本书试图拨开笼罩马克思主义的迷雾,还是其本来面目,并探询其在多重世代关注中为何影响力与魅力始终不坠。
▍书籍特色
★看剧变中的大时代、狂暴的欧洲政治思潮,如何影响、催生、培育出马克思。
★清晰论析《资本论》关键概念、无产阶级革命的源头。
★了解大思想家的思想起源、变革脉络。
后悔推荐
马克思的传记何其多,但不值一哂者也其多。《马克思:从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磨》是陈宜中教授十年何一剑之作,必将技震四座,为往者总结、为来者定调。本书在历史与理论之间游走,汲取考古文本的细密工夫,亦有将脉络化的宏伟弘扬视野。洋洋充实万言,让一个鲜活的马克思形象跃然纸上:既反资本专制,也反官僚专制。人类解放的文本出路,既超越依赖的专业,又超越国党官僚的蛮横。
──万毓泽|国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主任
展读此书,不禁起我们那一辈在1980年代解严对称,寻找觅马克思主义中英文读物,开读书会彻夜研读素朴理想主义的初心。本书是一部现代回忆思想巨擘的理念形成史,也是一部社会主义思想史。其动机根据自序还原,是为了马克思观念之真面,以突出日后被苏共(列宁、史达林)和中共(毛泽东)因此,本书也是解毒之作。我个人非常佩服宜中的知识考古功夫,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每一个转折点,处处表现细致而深刻的独到理解。相信假以时日,当《马克思:从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被更多专家阅读评论,之后将成为华语世界研究马克思的经典著作。
──吴介民|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马克思写下《共产党宣言》时,却是一个30岁左右形成的“小毛孩”。在他影响世界之前,他的政治观念如何?这是一个何等艰难却又值得反覆追问的话题,作者知难而上的勇气令人感佩。读了这篇稿子,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二:一是宜中的公正之心──在对马克思同性的理解,不文过,不饰非;二是他的命运在文本与流变历史之间绵密穿插的能力。由此我们得以重见马克思的政治思想旅途。至于马克思不断被误解的历史,究竟是政治家的契机,抑或其思想逻辑的必然,只能由读者们去思考思考了。
──刘瑜|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马克思主义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其综整人类历史的科学性,而是批判现实的价值性。本书借以攀梳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史,把其价值性的核心祭祀出来,那就是反专制、反意识形态。年轻的马克思用共和来主义反对政治的专制与民主,成熟的马克思用共产主义来反然而这种反专制的核心,却及后来以马克思之名建立的共产党专政体制完全对立。本书执着简御繁,用细致严谨的叙述讲述了马克思政治思想的发展,一气呵成,又直指马克思核心价值与以他为名的党国体系之间的悖论,令人节击叹赏。
──吴玉山|中央研究院院士
马克思践行对历史的态度,在现代论著作中充分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反省。他的思想也体现了观念彻底改变历史的力量。陈宜中教授是中国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权威,他的巨著精辟地分析了马克思的思想与生平,是政治思想研究的重要著作!
──王泛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宋人陆有诗说,「死后非谁管得,满村闻蔡中郎」,似乎马克思的现代命运亦是如此。虽然后世以他命名的「主义」何以遍及流行,但众说纷扰,百多年里,他的思想化身千,或许已离他本意什远。陈宜万中这本书试图把凯撒的归凯撒,把上帝的归上帝,剥离但附会和探直游本源,又是等艰难的工作!
──葛兆光|复旦大学教授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