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偷走我的心力?:锻链大脑、阅读抄写,中世纪僧侣如何抵抗分心的技巧
是谁偷走我的心力?:锻链大脑、阅读抄写,中世纪僧侣如何抵抗分心的技巧
洁咪.克雷纳
台湾商务印书馆
低库存:剩余 1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分心不只是现代人的通病,只是人就会分心!◢在3C爆炸的时代,你会因为资讯过多而烦恼吗?你会因为动不动想查看信息而烦恼吗?你曾烦恼为什么容易分心吗?你曾大声喊为什么一想专心,大脑就当机吗?你可能以为是被资讯轰炸带来的后遗症,因为需要关注的事物太多,但还没有真正彻头彻尾了解某个事物的核心,焦点又迅速转移……对这种情况感到沮丧吗?你甚至想隐居山林重新找回最纯粹的自己吗? 作者咪·克雷纳窥洁罗马僧侣的史料告诉读者,早在科技发展前,分心的现象就存在了!都是恶魔惹的祸?!当我该认真工作时,却回忆着聚会和谈天;当你该专注读书时,却满心想洗澡和睡觉;当他全身心面对上帝时,却幻想美食和性爱……浪漫僧侣的分心状况,比我们想得还要多! 生活在罗马的僧侣也无法阻挡分心,但偏心是他们一生的课题!罗马僧侣远离尘嚣,隐居于晚间、山洞,甚至坟墓里,但他们的思绪仍时常飘走,无法全神与上帝联系,分心是僧侣最大的人生挑战。他们唯有直视问题的症结点,转化为改变生活的动能 本书以诙谐、有趣的小故事说明如何与无所不在的「分心魔鬼」抗争,他们控制睡眠、清淡饮食、安排每天的日历、设计阅读技巧,深入锻炼大脑与心智等,在与21世纪的僧侣所面临的问题相似。作者告诉史料和心理学探索,僧侣我们如何找回正念。 ◆力法则1.二十一世纪的神经科学家和哲学家发现,大脑无法同时处理多种非反射性的任务。大脑只能在不同的任务和网络之间来回切换,很快就会开始表现欠佳。在僧侣看来,如果不切断这些所有潜在的「暗示东西」,你就无法真正实现。 2.俗世──或者更有意为之,是俗世令人分心的各种东西──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得到你。专注力可能因为集体行动而受益,也可能其他人的因为而动摇。 3.今天,我们通常认为世俗的存在是最有可能使我们分心的作业,但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纪的晚期认为,言谈比世俗更令人分心。 4.身体会否定一个人的经验、技艺与观点,反过来,非生理的活动也可能形塑身体。身体不仅仅是一把镜子,也是性灵健康的工具。僧侣希望训练自己的身体,以帮助心智,但他们也训练自己的心智,以帮助身体,从而能够帮助心智。 5.一个人的脑子总是不断地翻动各种思绪,倒不如因此经常阅读并深入思考、改善心智所处理的素材。最终,你读的书把心智「塑造」变成了这本书的另一个版本。阅读应该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任何手稿的内容。 6.让你的大脑完全空着是不可能的,不管你的大脑多不喜欢大脑中的内容都完全一样,但是你可以在中放不一样的东西,重新整理它,再次让你充满你真正关心的事物,同时让自己更容易利用这些事物。想要更熟练地运用记忆,第一步是观察什么因素使事物容易记忆,再根据观察的结果设计记忆。 7.要鼓励读者仔细研读其中含有那些困难却又引人入胜的谜题,在过程中形塑一套丰富的概念和记忆,即使手稿不在眼前图像也能在大脑中回想。另外也能帮助读者整理记忆,便于学习新事物。 8.观察自己的思绪只是事后设定认知的开端,还应该调查令人心的念头、找出它们的源头,而「洞察」正是指涉足这次侦查工作的用语。洞察使僧侣在感知自己的思绪他们之后,能跟思绪保持距离,如果这样一闪而过的是邪念,就不必惊慌地批评自己。 9.皮肤随机出现的念头不一定都有问题,有些是,有些是不好的,僧侣的任务是要悟禅修这两者。 10.感觉是一件很个人的功课,但是它所培养的觉悟和世界的同时方式也具有评估高度的社会性。需要禅修一辈子的努力。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