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靡不有初:柏拉图世界的开端(精)
靡不有初:柏拉图世界的开端(精)
张源
华东师大
低库存:剩余 1
常规价格
$14.00
常规价格
促销价
$14.00
单价
/
单价
结账时计算的运费。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柏拉图戏剧对话四十二篇,可分为四幕二十八场,构成了一部雅典帝国兴亡大剧。 《巴门尼德》就戏剧相关节目在雅典排。约454年夏天,雅典帝国悍然将提洛同盟的金库转移到了雅典,当年7-8月间,泛雅典娜大节胜利举行。远在意大利的爱利亚学派对如日中天的帝邦产生了雅典的兴趣,学派领袖巴门尼德与芝诺来到雅典却寄身城外,在朋友的私宅中向年轻的苏格拉底传授与雅典民主制帝国盛行的多元哲学相对立的一元哲学。在伯里克利治下雅典民主制帝国登峰造极的关键时刻,巴门尼德哲学其到来,为帝国日后深陷“一”与“多”之间的思想纷争埋下伏笔,而苏格拉底身为柏拉图对话的主人公,首次登台亮相便是作为巴门尼德与芝诺传法的对象,其后续的命运也可知矣。 《普罗泰戈拉》在全部柏拉图对话中列第二,与位列第一的《巴门尼德》恰成对立:随着雅典帝国中升级寡头派与民主派政治此消彼长,(不同贵族-寡头派政治立场的)哲人苏格拉底与(支持民主派先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两相对对应,哲学一元论与多元的斗争方兴未艾论。在爱利亚学派后人与苏格拉底的谈话中,巴门尼德被尊称为“我们的父亲”(《智者》241d),在雅典上流阶层的大聚会上,普罗泰戈拉向众人自称“论年轻人可以做你们”这两位“父亲”的精神奋斗,始终贯穿柏拉图戏剧对话,是苏苏底哲学生涯与政治生活的起点,也是柏拉图创造的世界的开端。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