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之声:近现代民歌与社会文化嬗递
庶民之声:近现代民歌与社会文化嬗递
周玉波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低库存:剩余 1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收录大量稀见的近现代民歌文献,开展近现代民歌的历史现场,挖掘庶民生活的真实声音1。本书论及几首首民歌,内容包罗万象,囊括南北等多个地域民歌。结合整理、分析《北京时调雅曲》、《小曲百种》、《风陵文库》藏民歌等稀见文献,介绍了《满江红》 “唱春调”“绣荷包”“梳妆台”等牌调,借由民歌,表现出逸乐、恋爱、农耕、民生疾苦等民俗生活,以及都会、新闻传媒、社会动员、抗战救灾等事物、世相的变迁发展。 2. 例如,乞唱者所唱的《唱春调》哭血,表现了饥饿者的困境;婚嫁喜歌因俗而存在,洋溢着庶民的喜悦;抗战民歌铭记了人民战士的勇于担当和壮怀战斗;《时调》民歌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时尚和光怪字的都市异域。 3.本书是在收集了千首民歌俗曲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重要的,汇集了众人难得一见的珍惜文献,如《风陵文库》藏民歌、《中研院》史语所藏民歌、小本文献目等,论及的民谣参考本和牌调近百个,原滋原味抄录的歌唱本资料贯穿图书始终。 4. 拓宽审美视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本书对民歌本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文本细读,保留了民歌的传统艺术形态,凝练了民歌中的优秀文化价值观,揭示近现代民歌的“百科全书”属性,强调民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艺术,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案例支撑。 本书收录了大量稀见的近现代民歌文献,重点论及民歌唱本和牌调近百个,内容包罗万象,充分挖掘中国近现代民歌的丰富内涵。借由民歌,表现逸乐、恋爱、农耕、民生疾苦等民俗生活,以及会、新闻、传媒社会动员、抗战救灾等事物、世相的变迁发展,勾勒群众生活的真实图景,开展了近现代民众情感的表达和社会的变迁。本书为读者打开民歌世界的大门,引领我们走向武装民歌在中国社会历史中的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价值,也为民歌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知识和谱系梳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