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著作的编年探索
阅读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著作的编年探索
让·米歇尔·基诺多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低库存:剩余 1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理解精神分析的最佳方式仍然是追溯其起源与发展。 ——弗洛伊德,1923a(1922),《弗洛伊德:全集(德文版)》第十三卷,21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全集(标准版)》第十八卷,235 面对这一学派已有的百余年之历史与后继者衍生学派分支百花争鸣的格局,如何理解精神分析,如何为己所用,本书的作者米歇尔·奎诺多茨同时作为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与瑞士精神分析学会双重会员、资深精神分析师,赋予了其丰富于临床的价值经验与学术积累的回应:回归弗洛伊德,阅读弗洛伊德——按照时间顺序,追随弗洛伊德在其毕生对精神分析学说发展中的探索路径,感受一个连接一个的发现、发展与演进,同时流连其间,某些时候分内心深处被唤起的共鸣,感受理论普拉临床指导过程中的鲜活,从而理解精神分析,走上发现与探索之路,并其最终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 本书就是这样一个被提出的编织的探索故事指南。它缘起于一个由作者促进、受训分析师组成、按顺序阅读弗洛伊德著作的研讨会。可以说,本书的方式正是这一时15年多轮开展、每轮3年的研讨会匠心独运的研习成果:面对弗洛伊德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精神分析作品概览,它总体上遵循了按照编年顺序的全局阅读法,每一章对应了相应的作品精髓导读;而章节之内,又兼顾主题式阅读法,有选择地聚焦在特定的概念、理论、持续与分析过程中。这种编年体和主题综述并举的方式,避免了由于氏体过于庞大而易陷入碎片化精神分析之风险,又力图保留主题内的深度、发展和后继者对话之活力。在攀登弗洛伊德方式这座巍峨高山的中,这种结合的一种举止,也吸收了作者极创强的能力。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关于弗洛伊德最早期作品《癔症研究》的故事与评述,沿着时间脉络,一直读到其去世那年出版的《摩西与一神教》的相应导读,主题包罗万象自不必说,路径曲折回环也令人印象深刻。而每一章内所需承载的主题深入、概念传承与学派互动的纵横网络,则幸得本书所采用的“双色印刷”技术与排版布局,能够将这些元素呈现于纸张平面:在导读和概述弗洛伊德相应作品之外,各章采用了4种不同的色彩背景来表达相应的重点专题——①生平与历史,呈现弗洛伊德个人及追随者生活中与所讨论文本相关的元素;②弗洛伊德概念的发展,展示弗洛伊德个人毕生对某些概念(如移情)的提出、发展与演进脉络;③后弗洛伊德学派,所讨论文本相关的后续者重大发展;④新概念,陈列描述作品中均被引入的重要的概念。 在语言上,作者力图追随弗洛伊德本人简洁清晰的写作风格,注重使用日常的措辞与表达,但却易在任何编程中表达弗氏思想的复杂性。如作者所述,弗洛伊德毕生像个发现新大陆的探险家,“他记录下沿途所见,在笔记本上粗略地勾勒出地图,并时不时驻足站立,支起画,将他的风景速写成一幅惊世杰作”。而努力尝试采用一种唤起读者好奇心的方式,来呈现弗氏的一幅幅杰作之精彩笔墨。但愿作者与原作排版设计等这些用心,能够帮助读者作者在“阅读弗洛伊德”这一广博的探险之旅中,化复杂为可包容,探索之趣不断回响在这山间与心头。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