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产品信息
1 / 1

依恋的:母婴关系如何形成我们一生的情感

依恋的:母婴关系如何形成我们一生的情感

卡伦·罗伯特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低库存:剩余 1

常规价格 $26.00
常规价格 促销价 $26.00
促销 售罄
结账时计算的运费

母婴关系是一个宝藏,它含着无数线索,能够解答深深触动人们每一个心灵的疑问——“我如何成就了今天的我?” ●我们的人格是怎样的? ●童年时期我们与父母的角力,为何会在我们的成年后抛弃于我们和其他人的关怀? ●为什么我们明明讨厌父母的某些行为,却无法将其赋予自己的孩子?本书作者兼专栏作家罗伯特·凯伦博士,从追依恋理论的历史出发,对大众读者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了敏锐而深刻的剖析,从而解答了人类情感生活中那些一直令人困惑、解决的动物根本性问题;二十多年来,始终提醒中文推崇。旨在帮助每一位读者科学认识恋依理论,回溯自己的早期经历,深层次地理解人性,克服抑郁、消极无力和怨恨,打破与孩子、爱人、父母的困局,找回真实的亲密感和幸福感。它为您解答了以下问题: 1.“世人都说妈妈好”,那么母亲对孩子的重要性究竟源于乳汁,还是情感?为什么呢? 2.“母爱”有可能出来吗?为什么?有证据吗? 3.“母爱”与孩子日后的人格、情感和智力发展等方面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证据? 4.孩子的个性是天生注定的,还是后天塑造的?为什么?有证据吗? 5.双职工家庭应选择怎样的托儿所,对婴幼儿才最好?为什么?有证据吗? 6.当孩子胆小、生病、暴躁、叛逆、偷窃、泛交、瘟疫学校、离家出走,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吗?为什么?有证据吗? 7.当父母对抚育孩子感到茫然、焦虑、忧虑、焦虑、抑郁、力不从心、走投无路,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吗?为什么?有证据吗? 8.我们似乎会反复爱上同一种类型的人,又反复失败,这与我们原有的家庭影响有关系吗?为什么?有证据吗? 9.原有的家庭引起了我们的舆论,部落后应该怎样去改变?为什么?有证据吗? 10.当站在工业城市回望田园时代,能否找到线索帮助人类获得心灵深处的安详?为什么?有证据吗?媒体评价:作者极其罕见地成功将复杂的心理问题用适合于普罗大众的南瓜语言问世。品读《依恋的形成》因而引人入胜,其成就成就非凡。——《当代心理学》(当代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及研究是个晦涩难懂的神秘世界,而《依恋的形成》一书却是个机智过人、和蔼可亲的好同类。 ——美国版Elle杂志富于雄辩、充满戏剧性和启发性的大师之作。 ——玛丽.安斯沃斯心之作……文优美笔,如沐春风,每一位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都未必缺失。 ——迈克尔.巴斯克 美国读者血评价: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选摘(2017年4月):明明是临床理论,读起来却像一部小说!了不起的研究,了不起的文笔。凯伦博士,谢谢你!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选摘(2008年1月):这本书我才读了2/3,但我忍不住要说:它让我大开眼界。作者罕见地同时具备了专家的学术素养、综合运用多个领域文学的能力、非凡的写作天分、应对战场时迎难而上的意志以及读者的真诚之心——没有读自言自语的意图这本书的信息量增加了,其中有些部分也许会让普通人觉得吃不消。然而,作者一直紧紧抓住叙述的线索,吸引着我不断地读下去,学下去,并对他将所有这些材料完美地组织起来的能力,感到由衷的钦佩。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选摘(1998年6月): 这本书写的非常好,外行人也很容易读懂。它用优雅的笔触介绍了许多复杂的观点和事件,对依恋理论的总结达到了面俱到,对专业人士和外行人来说同样都非常有用。我不是学心理学的,但凯伦博士的书帮了我大忙。这是温暖的人性和对社会的强烈关注促使他就依恋理论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引。,我想向所有心理学专业人士、教师、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和孩子们一起工作的人推荐这本书。同时,我也要向那些正在叩问自己心灵的人强烈推荐这本书!

查看完整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