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罪与罚: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科波拉
艺术的罪与罚: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科波拉
(美)弗兰克·兰特里夏,(美)乔迪·麦考利夫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低库存:剩余 1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编辑推荐】 ★艺术家与杀人犯和黑人罪犯彼此需要?艺术创造与暴力犯罪是否一体双生? ✔直击9·11事件,消费社会、大众媒体与爱国行为如何勾连? ✔炸弹客与艺术家互为镜像,转型经济与文化秩序? ✔从陀氏的《罪与罚》到科拉的《现代启示录》,文学与电影中潜藏了怎样的越界欲望?细思极恐的深度揭秘 X 自由参与的跨文化研究 ----------------------------------------- ★ 以积极的诘问潘打开多拉魔盒,就像飓风席卷世界。 ----------------------------------------- ★美国杰出学者文化研究力作首译中文,学者陆建德、知名作家小白联袂推荐。 ----------------------------------------- ★装帧由屡获“中国最美之书”荣誉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打造,完美呈现艺术与恐怖的阴郁诡谲。 ======================= 【内容简介】 杀人艺术家、艺术家和舞蹈者是否普遍需要?本书探索了文学创造力与暴力,甚至与政治恐怖之间令人不安的紧密联系。作者从9·11事件谈起,论及作曲家斯托克豪森将世贸大厦遇袭称为伟大艺术这一事件,进一步揭示,潜藏在众多浪漫主义文学幻想中下面的欲望,是一种将要颠覆世界经济与文化秩序的力量。当然,这也是我们所谓的极度的欲望。作者提出,在作家退缩和艺术家的力量逐渐消亡之时,是牛仔和秃鹰者继承了这种浪漫的烛颇具破坏性的传统。作者在高雅和通俗艺术、虚构和真实罪案之间自由穿行,游刃有余,编织出一张爆炸之网,网住人们不安的精神。 ======================= 【名人推荐】 艺术的活力有赖于接连不断的“越界”,挑战陈与传统的艺术家也是某种路西法。作者以罪与罚为主题,揭示先锋文学艺术和电影如何树立人的意识,颠覆“存在的统一性”陆(叶芝语)。这本书像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将艺术家对越界和创新的渴望,与真实世界令人恐惧的暴力行为并置,不仅仅是某种隐喻。文章本身即是行动,写作,以及其他诸种艺术创造,都是一次心智事件,在艺术想象与真实行动之间,着着某种心理同构。本书试图由此存在他们重新思考艺术之于世界的位置:对于制造的破坏,越界艺术家们天生具有争权吗?或者,艺术家是不是应该转移其边缘一隅,不要去妄想改变世界?——小白(知名作家)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