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产品信息
1 / 1

隐逸之间:陶渊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历史与社会

隐逸之间:陶渊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历史与社会

唐文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低库存:剩余 1

常规价格 $20.00
常规价格 促销价 $20.00
促销 售罄
结账时计算的运费

陶明之隐的性质是儒家还是道家,是逸民还是道家的渊问题,历来严重关注,其中的分判公分,须确定他是否承认君臣一伦。作者在细究《形影神》《饮酒》《桃花源记并诗》三组诗文及历代注解后,涉及陶氏自然之说上的神不灭论、感应论、委顺化观,历史之说上的大道为丧存亡续绝论,其生大道状,社会之说上的桃源虚实论、贤者避世论、士人弘道论等,以“亦儒亦道”“亦逸亦隐”定位诗人的归隐形态,而更贴近他的精神本色。 本书以哲学尤其是儒门的出处之道切入陶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勾连经典文本、义理考据、学说脉络、历史现实与人物行状,深察渊明诗文与传世评释;作者功力提出而思路清晰,独特问题而阐述清晰,具有重要的可执行性,是在现代视野下激活与理解古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世界与政治伦理的佳作。出世与入世既是现实政治的面对,也是面向价值取向的抉择;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身份和各异的出处态度交织,共同塑造了古代文人的传世形象与精神气质。晋人陶明以诗文与不仕闻名,影响贯穿古;而陶氏之隐属儒家还是道家,为逸民还是隐者的问题,历来了学术关注。 本书围绕《形影神》《饮酒》《桃花源记并诗》三组诗文及历代衍注,揭开陶渊明思绪流连的独特地带与深邃幽意意趣,及其由儒而隐的心路历程。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将他的精神世界关联于原始儒学的核心义理,又将其人格行状陷入了生存的底层与政治现实,从而把陶渊明思想定位在“隐逸之间”:以儒者为底色,以隐者为归宿。

查看完整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