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写真馆的时光机遨游台湾,
从照片了解台湾,重建昔日生活场景与共同记忆。
从照片了解台湾,重建昔日生活场景与共同记忆。
◇在日治时期的台湾,由于摄影技术和文化的普及,写真馆(照像馆)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响应,摄影不仅开启民风在民间为风潮,官方也委托民间发行写真帖与绘叶书,记录台湾并带领台湾总督府的丰功伟业。
◇台湾摄影第一个繁花盛开的时期,超过300张艾米照片让我们看到日治时期大众生活的模样。
西方摄影术发明至今已180多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日治时期台湾有一群摄影师,这些人可能不是拥有大炮拍小模的外拍部队,他们是受过专业摄影,埋头研究技法的蹲蹲。「三原色碳膜转染印画法」、「 “漆金秘法”是他们与日人写真馆分庭抗礼的不传之秘。这些摄影专家平时喜欢在写真馆内玩自拍,也喜欢拍摄半装的女人。他们是台湾摄影技术的源头,将生命的热情与精力注入镜头中,刻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镜像。
这是台湾摄影第一部繁花盛开时期,丰富而珍贵的照片让我们看到日治时期大众生活的样貌,重新回到凝视人才辈出、创作无数的年代。《凝视时代:日治时期台湾的写真馆》改编自2010年《凝视时代》展览专书,重新编辑并增补数篇从台湾史角度抄写之专文,以及作者新近的采集和研究,如业余摄影家李增火、谢金俊等,臻至完整。
本书从台湾摄影的源流和先行者开始回顾,继而叙述日治时期摄影术和写真馆的蓬勃发展、写真馆的特色与庶民记忆,并详述了台湾总督府如何由释放写真帖与绘叶书,记录台湾并夺台湾总督府的丰功本书也从技法、材质、观念等探讨摄影的创作,将摄影师与摄影名家并列,更从风格的角度赋予写真馆摄影的独特定位。这本少见综观台湾摄影史图文茂的著作,堪称台湾摄影史诗巨著。
名人推荐
林崇熙(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文化资产维护系教授)
林志明(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艺设系特聘教授)
许雪姬(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焦糖/陈嘉行(知性艺人)
蔡锦堂(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郑丽玲(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文化事业发展系教授)
(依姓氏笔画排列)
「由写真了解台湾──以文字描述加上想像,远不如具体的图像呈现很容易明白,一直以来的照片是了解过去最重要的利器。十九世纪末欧洲摄影师、殖民者、本土写真师照片已成为台湾学者研究早期台湾摄影史的对象,其中最出色的是中生代的简永彬先生。我读过他所编的《凝望的时代》,印象深刻。本次出版的书不仅是照片本身,有层次地叙述日治台湾摄影史的源流、写真师及其秘技,也特别处理到写真师、殖民者以凝视的视觉所拍成的照片,最后附有摄影年表,是一本实用、研究兼具的好书。简先生用照片写历史,而我过往只用照片来映证日记的叙述真实,根本不可以道里计。敬佩之余谨为之序。」──许雪姬,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2010年出版的展览专书《凝望的时代》是当时少见综观全局的台湾写真历史,重点关注日治时期营业写真馆及业余写真家的历史与作品。此后日治时期台湾写真家的作品越来越受注目,简永彬先生更持续深耕,全方位进行写真家作品的收集、整理、保存,多重策划展览,让众多摄影前辈的作品广为人知。2019年本书终于重新编辑和增补出版,其中增增近年简永彬先生田野收集的资料,可以说是2019年台湾摄影史诗级巨著,让大家重新凝视那个台湾摄影前辈出品,创意无穷的年代。」──郑丽玲,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文化事业发展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