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日本现代史的转捩点,席卷日本的革命浪潮(全四册)
1968年:日本现代史的转捩点,席卷日本的革命浪潮(全四册)
JF图书| 季风书园
黑体文化
低库存:剩余 1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1968〈上〉若尔たちの乱とその叛乱背景;1968〈下〉叛乱の终焉とその遗产
-
作者: 小熊英二
-
译者: 黄耀进, 罗皓名, 冯启斌
-
出版社:黑体文化
-
发布日期:2024/12/18
-
语言:繁体中文
内容简介
§ 第八届角川财团学艺奖获得奖 §
小熊英二最重量级的历史社会学巨作
历经15年等待,中文版终于面世
小熊英二印签扉页 X 台湾版序 X 三篇专家导读别册
1968年,日本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
一整代人为何走上革命道路?留下了什么遗产?
村上春树、坂本龙一、上野千鹤子曾经历过全共斗时代,
这是怎么一回事?
要读懂日本团块世代,不可不读的书!
小熊英二全面剖析1968年运动的巨作
带你看懂改变日本现代史的关键年代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日本,「新左翼」、「全共斗」、「武斗棒」、「粉碎防卫」、「大学解体」、「否定自我」曾经构成了一个世代的关键词,年轻的大学生和高中生纷纷戴上头盔,拿起木棍,封锁自己所在的校园,并走上街头和警察搏斗。事后,他们选择的参与者以浪漫的口吻回顾自己的青春,而持有黑人形象的论者则被视为极左派的暴力行动。
然而,其中「全共斗时代」的反叛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解释在日本经济腾飞、迈向成功的年代,竟然发生青年集体反叛,意图转变体制的行为?
在本书中,历史社会学家小熊英二试图摆脱对「全共斗时代」的既定印象和迷思,从社会科学的方法出发,发现为何会出现年轻人反叛的现象,并思考今天的我们能汲取的教训。他从日本战后的教训时代背景谈起,深度绘画全面共斗了世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并解析了当代人面对从「近代」迈向「现代」的时代剧变所造成的心理冲击和欲求不满,从而走上反叛之路。
本书也是一部巨细靡遗、深入浅出的历史著作,主题涵盖新左翼党派的发展、日本各大学和高中斗争的来龙脉去、1970年的大象增长,原来著名的事件如东大安田讲堂攻防战、联合赤军事件,都引用了丰富多元的史料,写下精彩翔实的故事。
无论是希望认识旧时代的入门者,还是本就熟悉相关主题的专家,本书都是不可错过的经典。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四大名著,是小熊英二最重量级的历史巨著,荣获第八届角川财团学艺奖。
★兼具宏观和局部视角,俯视日本现代史最激动人心的章节!以海量资料再现全共斗世代的革命青春,探讨青年集体反叛的根源,又为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那是川本三郎「爱过的那个时代」,也是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的大学生活,是坂本龙参加过的高中奋斗,也是三岛由纪夫与东大共斗的史诗辩论……,要读懂日本全共斗系列,不可不读的书!
★中文版独家收录小熊英二撰写的「台湾中文版序」,以及印签扉页。
★收录了约20张重要的历史现场照片,加深读者对全面共斗时代的认识。
专文导读
安井伸介|台湾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张政杰|东吴大学日语系助理教授
罗皓名|中研院史语所博士后研究员、图书译者
共同推荐
何明修|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
何荣幸|《报纸者》专辑人物暨执行长
吴睿人|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阿泼|文字工作者
崔愫欣|绿色公民行动联盟
许仁硕|日本北海道大学传媒研究院助理教授
许恩恩|作家、《变成的人》作者
陈信行|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
黄哲斌|新闻工作者
詹亚训|阳明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管中祥|中正大学传播学系教授
顾玉玲|作家
(按姓氏笔划排列)
★第八届角川财团学艺奖(2010年)得奖作评审评语
「小熊英二属于未经历该场运动的世代,由该世代针对一千年六八年前后蓬勃发展的学生运动进行根源性的总结,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同时也是一个令人称快的人们的举动。说其必然,是因为身为当事者的我们这世代的,而未能凭借如此宏观的视野,也无法做出调查的判断。显然,若非与时代该保持定距离的间歇,并无法书写这般的『现代史』。另外,说是令人称快的动作,系因小熊英二乃聪慧过人的写手,正因如此,方能完美地描绘在历史上的书写也属于异于同期的时代。除了小熊英二,大概日本没有人能完成如此完整的描述。」──鹿岛茂(明治大学国际学部教授)
「小熊英二的浩瀚研究。凭借其学识能力,透过庞大的史料消除了当代史的光与影,而且兼具谛观全局之趣,乃为获奖者的合适之选。」──姜尚中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我们假装已完全忘却,但实际上却无法忘怀。这本上下两册共超过两千页的巨著,重新告诉了我们那段不该遗忘的历史。本书读起来令人感到惊讶身历其境,读完后将共有两个特点。其一,其叙述方法十分成功;其二,除了叙述之外,本书还使用了其他一种书写策略,即对读者提出今后共同思考的部分。无论是活过该时代的人们,还是在该时代之后出生的人们,都必须重新思考思索背负着过去的历史真实,更何况或许历史还具有当今日本社会值得借镜的价值。”──福原义春(资生堂名誉会长)
「本书是对十九世纪六○年代席卷日本列岛的『学生反叛』,做出的一份当代诊断书。它罗列了卷入运动的各色人等的证词,甚至以一套纪录片的方式,也足称异色之作。作者虽属该时代之后的世代,但本书却止于后见之明的形式性的奋进,却是作者对自身内在能量进行总动员,与探讨的进行直球对决。标书作者灵活运用笔触,从多元观点进行思考,亦是本书的另一亮点,除了『令人钦佩』的独立别无主张。」──山折哲雄(宗教学者、思想史学者)
推荐语
「在作者看来,综合验证日本『1968』的著作并不存在,所以他要利用历史还原『1968』。因此,我们可以透过本书了解日本『1968』的面貌。而且,由于书籍的大部分是第一手文献的引用,所以透过本书,我们能够接触大量第一手文献。」──安井伸介(台湾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此书的资料丰富,范围亦遍及日本各地,成为一本超过千页的厚重论着……可以说是一次试图总结日本『1968』的巨大尝试,同时也是历史化的里程碑,但并不意味着这即是历史的唯一版本。」──张政杰(东吴大学日文系副教授)
「本书不沦为当事者的『自我陶醉』、『神话』与『英雄事迹』,而是由压倒性的文献资料整理与简洁明了的解释,为非一个当时空的时代开拓孕育一条能够有效进入的路径,这无疑证实了本书在『十九六八』研究领域里的意义重大。」──罗皓名(中研院史语所博士后研究员、书籍译者)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小熊英二
1962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大学院总合文化研究科国际社会科学博士,现为庆应义塾大学总合政策学部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历史社会学家。1996年以《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日本人》自画像的系谱》获得三得利学艺奖;2003年以《民主》与「爱国」: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与公共性》获得每日出版文化奖、大佛次郎论坛奖;2010年以《1968》获得角川财团学奖艺奖;2013年以《如何改变社会》获得中央公论社新书奖;2015年以《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战争及战后生命史》获得新潮社小林秀雄奖。 :冲绳·爱努·台湾·朝鲜,从殖民地治理到复归运动》等书。他执导的311福岛核灾害事件纪录片《关系官邸前的人们》于2015年公开上映,并于2016年获得日本映画复兴奖励奖。
译者简介
黄耀进(第一、二册)
翻译工人。单译有《牡丹社事件》灵魂的去向》、《台湾人的歌舞伎町》、《受制裁:统合与排他的日本近现代史》、《活着轨道:福知山线出轨事故,改变JR西日本生命的奋斗》、《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战争及战后史》等;共译有陈舜臣《半路上》、《他们的日本语:日本人如何看待我们台湾人的西藏》、《东京审判》等书。
罗皓名(第三册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第四册第十七章─后记)
日本明治大学教养设计研究科博士,现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研究长领域为日本战后思想、社会与文化史。代表著作为博论《谷川雁的反定型声响:「工人」的动形态性》,以及〈民众的内在节奏与工人的动机:从〈日本之歌〉响谷川雁的声响〉、〈迈向反知识原诗:诗人工人谷川雁的声响认识论〉等中日文期刊论文。同时亦为再见!奈奥! 再见奈央即兴壮大乐队彩虹手,并参与了包含剧团等跨域艺文行动。
冯启斌(第三册第十五章、第四册第十六章)
高雄人,现居东京。政治大学新闻系、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硕士毕业,东京大学总合文化研究科博士课程肄业。曾获林荣三文学奖小说奖佳作。曾出版数篇哲学、社会学领域译作。共译《原爆诗集》
目录
【第一册】经济高度增长与「现代的不幸」
序章
第Ⅰ部
第一章时代性及传承性的背景(上)──政治、教育背景与「文化革命」的神话
第二章时代性及世代性的背景(下)──对经济高度成长的困惑与「现代的不幸」
第三章新左翼的党派(上)──自源流至六○年安保斗争后的分裂
第四章新左翼的党派(下)──运动者的心理及各派的「特征」
第二部
第五章庆大斗争
第六章 早大斗争
第七章横滨全国大斗争、中大斗争
注释
【第二册】大学民主化与自我否定的斗争
第三部
第八章「激荡的七月」──羽田、佐世保、三里冢、王子
第九章 日大斗争
第十三章 东部大斗争(上)
第十一章 东部大斗争(下)
注释
【第三册】彼时七○年的小鼠转移
第十二章 高中奋斗
第三章 从去年六八年到六九年──新宿事件、各地全员斗争、街头斗争的连败
第四部
第十四章 十一○年的重点转移
第十五章 越平联
注释
【第四册】从联合赤军到绝对消费社会
第十六章 联合赤军
第十七章 女性解放运动与「私我」
结论
后记
相关年份表
注释
【导读别册】
台湾中文版序/小熊英二
导读《1968》/安井伸介
《1968》:如何讲述一无所有的语言?/张政杰
进入「1968」的绝佳路径/罗皓名
分享




